清风拂松柏,清明祭忠魂。近日,许多地方开展了祭奠、缅怀英烈的活动。通过参与相关活动,人们表达了对英烈的缅怀与哀思,更坚定了铭记英烈遗愿、传承英雄精神的信念。 传承英烈的英雄精神,就要涵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 [详情]
高黎贡山云海游龙。新华网发(杜小红 摄) 今天的云南省保山市,放眼望去,处处郁郁葱葱,蓝天常伴、绿水长流。宜居、宜业、宜游、宜养,滇西最美生态城市实至名归。 保山围绕“碧水蓝天”工程和“森林保山、生态保山、美... [详情]
高黎贡山云海游龙。新华网发(杜小红 摄) 今天的云南省保山市,放眼望去,处处郁郁葱葱,蓝天常伴、绿水长流。宜居、宜业、宜游、宜养,滇西最美生态城市实至名归。 保山围绕“碧水蓝天”工程和“森林保山、生态保山、美... [详情]
如何让青海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转变成助推精准脱贫和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是青海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路上不能忽视的问题。近日,记者从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自2018年11月29日挂牌成立以来,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充分... [详情]
众所周知,早在汉代,新疆的乐舞艺术就开始传入中原地区,到了唐代,西域乐舞成为了唐朝乐舞的重要组成部分。殊不知,唐朝时期,中原的乐舞也曾传入西域地区,新疆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墓出土的一件古琴模型就是例证。 1973... [详情]
采访石丽平时,她正与朋友电话商讨在“一带一路”国家建立非遗驿站的事情。 “将非遗产品推向世界、让生产非遗产品的手艺人得到价值尊重,是我最大的梦想。”石丽平说,要实现这个目标,设立非遗驿站是重要一步。 53岁的... [详情]
3月26日,作为2019年中国国际时装周在北京饭店金色大厅的首秀,设计师张珂嘉的民族服装服饰文化秀《穿在身上的文化》普洱专场,用异彩纷呈的民族服饰文化为本届时装周带来了别样的民族风情,现场反响热烈。 午时,大... [详情]
3月18日,由中央电视台、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等单位联合出品的36集云南大型民族题材电视剧《让我听懂你的语言》,首播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国家民委,省委宣传部,西双版纳州委、州人民政府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首播仪式... [详情]
近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官网上,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录做了更新,内蒙古的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上榜。 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Badain Jaran Desert—Towers of Sand... [详情]
我们是中国的少数民族, 我们人口少了一些, 城市少了一些, 消费少了一些, GDP少了一些, 但分布的空间并不少, 拥有的资源并不少, 创造和发明的能力并不弱, 对中国和世界的贡献不少, 权利和义务更不少。 ... [详情]
《松毛岭之恋》以1934年发生在福建省长汀县的松毛岭战役为背景,历史上,“松毛岭战役”是长征前第五次反围剿红军在闽的最后一战,也是异常惨烈的一战。万余名红军战士身死松毛岭,为中央红军战略大转移赢得宝贵时间。 ... [详情]
编者按: 舞蹈是人类沟通情感的一种肢体语言,也是最为常见的艺术形式。具有鲜明地域特点、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舞蹈形式,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推动各民族相互了解、相互欣赏,促... [详情]
作为当代中国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舞的创作样态及流变直接映照着中国舞蹈的发展演进过程:一方面,民族舞在每一重要节点上的创作样态都携带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另一方面,民族舞创作的每一次重大转向都标志着中国舞蹈创作... [详情]
(两会人物)保安族女代表的“五重角色” 中新社北京3月14日电 题:保安族女代表的“五重角色” 中新社记者 丁思 身兼教师、校长、人大代表、独有民族民众、母亲“五重角色”,董彩云说,教师是她一生坚守、一生最爱... [详情]
“语言文字是人类世世代代相传的重要纽带,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理解的钥匙。中国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重要且宝贵的遗产。随着经济一体化、社会信息化,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地区、杂居散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详情]
3月6日上午,记者走进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八瓣莲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验中心,见到了湟中堆绣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乔应菊。 在宽敞的展示厅中间,58岁的乔应菊掀开了一块长长的红布,“这一幅作品是《唐蕃古道》...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