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为了花儿更绚烂 中国教育报“三区三州教育行”融媒体报道组 红叶彩林,秋色给大山披上了美丽的外衣。行走在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乡野,抬眼皆是风景。这里是祖国西北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交界处,是甘肃脱贫任务最重... [详情]
临夏:为了花儿更绚烂 中国教育报“三区三州教育行”融媒体报道组 红叶彩林,秋色给大山披上了美丽的外衣。行走在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乡野,抬眼皆是风景。这里是祖国西北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交界处,是甘肃脱贫任务最重... [详情]
10月31日,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刘家峡镇的一个扶贫车间里,工人在针织生产线上作业。近年来,在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下,福建省厦门市帮助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引进服装鞋帽、户外用品、文化旅游、农产品深加工等... [详情]
即将完工并投入使用的广河县体育场 韦德占摄 “快!”“过!” 10月23日傍晚,甘肃广河兴达灯光球场内,激战正酣。82岁的杨希忠冲着一个正被球友“围堵”的孩子发出“指令”。 “好嘞!爷爷!” 一老一少默契会意... [详情]
厦临鞋业产业园内的产业工人正在工作。(黄帆 摄) 人民网临夏10月28日电(黄帆)10月27日至28日,“全国携手奔小康”行动培训班在甘肃省临夏州举行。27日,来自全国各地的参会人员赴临夏州和政县、定西市临洮... [详情]
10月秋意浓,在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茶马古市的“厦门—临夏东西部扶贫协作贫困残疾人就业实训基地”里,残疾人马素女正在学习漆线雕技术,认真地用一针一线精心雕琢自己和家人未来的美好生活。 东西携手,山海相扶。... [详情]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睿君 福建省厦门市,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之一;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我国最贫穷的少数民族地区之一。 2010年6月,国家确定厦门市与临夏州结对,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自此,厦门... [详情]
祁小红在喂牛。 前往漫路乡小沟门村的村道弯弯绕绕,很是难走。好不容易到了村里,已经是午后了。可此时,小沟门村村民祁小红还在忙活。别说午饭,连早饭她也没顾上吃。 清晨5点起床,打扫卫生、收拾庭院;7点半,骑着电... [详情]
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卡家滩镇海军希望小学的学生正在上课。本报记者 尹晓军 摄 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三区三州教育行特别报道 红叶彩林,秋色给大山披上了美丽的外衣。行走在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乡野,抬眼皆是风... [详情]
东乡县布楞沟,7年多的脱贫攻坚战,让这片土地焕发出青春的活力。站在南山“喜鹊梁”上俯瞰,布楞沟村阳光灿烂,天蓝山绿,小山村的景致历历可见。山下一条东连兰州、西达县城的二级公路穿沟越谷。路南边,村委会、村小学、... [详情]
产业帮扶 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 火炬高新区和广河县共建的东西部协作产业园正式投用,预计可容纳2000人就业 10月17日是我国第七个国家扶贫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厦门火炬高新区和临夏州广河县共建的东西部协... [详情]
今天上午,临夏州东西协作2020年国家扶贫日捐赠活动暨东西部扶贫协作成果展示中心开馆活动在广河县举办。同时,为纪念厦门火炬高新区对广河县的对口帮扶和贡献,广河经济开发区的一条主干大道正式命名为“火炬大道。 厦... [详情]
翻腾着,咆哮着,簇拥着,黄河以她“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姿冲出巴颜喀拉山,创造了诗意青海;途经松潘高原,勾勒出大美川西;突破阿尼玛卿山,润泽着如意甘肃……早在上古时期,炎帝、黄帝便带领部族在黄河岸边狩猎农耕... [详情]
入秋以来,临夏县充分利用夏收后的空闲土地种植高原秋菜,通过巧打时间差,让农作物种植一年一茬变成一年两茬,为群众全年增收增添新的渠道。 连日来,刁祁镇兰达村的田间地头一派忙碌的丰收景象,今年下半年种植的400亩... [详情]
“说一年一变太慢了,现在是一个月一个新变化!”看着眼前整洁兴旺的新农村,甘肃东乡族自治县龙泉镇党委书记杨志君不住感慨。 东乡县位于临夏回族自治州,地质环境破碎、分散,有人用“地球的肋骨”来形容这里的山大沟深,...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