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9日
【省媒看临夏】在广河,有一种幸福叫“打篮球”
时间:2020-11-02

1604279264372718.jpg

1604279308872921.jpg

即将完工并投入使用的广河县体育场 韦德占 摄


“快!”“过!”

10月23日傍晚,甘肃广河兴达灯光球场内,激战正酣。82岁的杨希忠冲着一个正被球友“围堵”的孩子发出“指令”。
“好嘞!爷爷!”

一老一少默契会意的瞬间,给全场带来一个精彩投篮。

“好球!”

篮球飞入篮筐的刹那,一声喝彩,杨希忠下巴上洁白的长须振动出一道飞扬的弧线。
“娃娃,打球就要这样干脆!”

……

一时间,在球声、喊声、喝彩声交织的球场内,从6岁的孩子到82岁的老人,都忘情于眼前的篮球。

1604279428448743.jpg

广河兴达灯光球场内,82岁的杨希忠作为“场外教练”指导球员突围

1604279475882051.jpg

废弃皮革厂房改造成兴达灯光球场

为了看场篮球赛,卖了一头牛

激情飞扬的球场上,白胡子老人杨希忠格外引人注目。

这么大年龄了咋爱凑这份热闹?咋还能像教练般在关键时刻精准发令、指导娃娃投球成功?

带着好奇走近杨希忠,一个个隐藏在临夏州、广河县民间鲜为人知的篮球故事浮出水面。

杨希忠是广河县阿力麻土乡贾家村人。20世纪50年代,正在上中学的他,遇到了一个爱打篮球的体育老师,在老师的影响下,杨希忠也爱上了篮球,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从少年时代起,只要听到哪里有球赛,他就想尽一切办法去参与、去观赛。

1990年9月,第十一届亚运会在北京举行,时年52岁的杨希忠卖掉家里一头耕牛,凑够路费,从广河到兰州再到北京,一路辗转30多个小时,美美地看了场世界级的篮球赛。回来后,他成了十里八乡的名人,乡亲们都跑来打问,听杨希忠讲世界级篮球赛的盛况。为了看场篮球赛,卖掉一头牛,此后30年间,杨希忠的这段经历成为广河县的一个“传说”。

持续多年对篮球的痴迷与热爱,使杨希忠成为一个篮球专家。一看到篮球,一走进篮球场,他就兴奋起来。
2019年春天,在东乡唐汪杏花旅游节一场球赛直播中,杨希忠与快手主播猜胜负,前半场还没结束,杨希忠即预测谁赢、谁输。赛后,每场赛事输赢,一一被杨希忠猜中,且最终比分与预测误差不超过4分。

1604279607961257.jpg

杨希忠正在运球,演示过人技巧

“打篮球不仅锻炼了体魄,也乐呵了身心!大家在一起说说笑笑,没有烦心事儿,全是开心事儿!”站在可容纳近4000人的广河县全民健身中心体育馆内,杨希忠乐呵呵地说,“你看我,八十多了,这精气神还可以吧!我们广河,很多人爱打篮球,老的少的身体都好,这身心健康了,才能铆足劲奔小康!我现在和儿子一家住在城里,除了哄孙子孙女外,就是看球赛,日子好得很!”

说话间,杨希忠抱起了篮球,拍打几下,举起球,一步腾空,将球投入了篮筐。

“爷爷,您八十多岁了,可要当心啊!”一旁的年轻教练担心地惊呼。

“哈哈,没事儿!没事儿!”丢下球,杨希忠说,“活了八十多了,能看到广河县这么好的篮球场,我高兴啊!希望以后能有全州、全省、全国及世界上的球赛来广河办!”

1604279688115207.jpg

杨希忠一步腾空将球投入了篮筐

1604279726562378.jpg

西坪村全民健身广场上,一场“篮球赛”正在激情上演

广河,不仅有羊肉,还有篮球

提及广河,许多人会想起手抓羊肉、甜醅子、盖碗茶等特产,很少有人会把篮球与这个民族县联系起来。但是,当你走进广河,走进广河夜晚的灯光球场,就会感受到浓浓的、蓬勃的篮球文化。

10月23日傍晚,就在杨希忠等人在广河县城灯光球场内共享快乐的篮球时光时,县城西南10公里外的庄窠集镇西坪村全民健身广场,一场篮球赛也正在“燃烧”——妙传、空接、突破、过人、盖帽……一系列动作,激情飞扬。篮球拍打地面、击打篮筐的声音,奏响了山村夜晚动人的小夜曲。

看着此情此景,广河县全民健身中心主任马孝忠说:“我们广河人太爱篮球啦!在秋冬季,如果广场上12点不熄灯,群众是不回家的!在广河城乡的傍晚,打篮球是一道风景,群众只有打尽兴了,才能睡得更香!第二天的精力才更充沛!”

1604279891766418.jpg

藏在大山深处的张家山村室内篮球馆

1604279986416649.jpg

买家巷镇张家山村篮球馆内,村民们在球场上激情比拼

广河人爱篮球,爱到什么程度?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打篮球,村民们克服困难条件,自制木板、自焊篮筐,绑在树上打篮球;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广河县培养出了我国著名篮球运动员马占福,篮球成为广河人引以为豪、众人喜爱的体育运动,广河县篮球代表队成为临夏州、甘肃省明星队;

20世纪八十年代,一场村级农民篮球赛,能吸引全乡甚至半个县域的群众围观,篮球场四周搭着木梯架,还容不下痴迷于篮球的观众,院墙上、房顶上、树上都趴着球迷。一些家庭有点积蓄后,优先买的就是电视机,理由简单粗暴——能看篮球赛、看体育节目;

2016年,位于买家巷镇大山深处的张家山村格子湾社,拥有了一座现代化室内篮球馆,这是广河县首个民营篮球馆,是村里一位在外做生意的企业家免费为家乡修建的。在这里,村民健身、举办赛事、举行训练营,一律免费。目前,格子湾村篮球馆组建了由20名球员组成的广河广勇队,并在省内外球场上崭露头角,多次与临夏州内各县队交流切磋,并为广河县篮球队输送了一名队员;
38岁的张潇,从小就有建一个标准化篮球场的梦想。2020年3月,他与几个酷爱篮球的朋友一起,自筹40万元资金,在县城西1.5公里处一座废弃的皮革厂房上,改造建成1000多平方米的兴达灯光球场,自5月份开馆至今每天迎客150人次左右。小学生5元、中学生8元、成人10元不限时门票,让室内篮球人人可享;

1604280083411519.jpg

位于城关镇大杨家村的广河黑七篮球馆

民营篮球馆的发展,让临夏州篮球队主力后卫马成伟倍感振奋。2020年5月,他与发小筹资70多万元,在城关镇大杨家村建起了一座室内篮球场,并以自己在篮球界的绰号“广河黑七”为名,命名为广河黑七篮球馆。开馆至今,已举办过4次大型比赛,今年暑假还举行了一期训练班,吸引了周边70多个孩子参加,最小的只有4岁。

……

“广河篮球运动的群众基础太好啦!”马孝忠说:“这既与广河县广大群众的生活习惯有关,也与历史上广河人热爱篮球的积淀、传承有关。广河县有30多万人口,全年都参与篮球运动的就超过10万人。篮球是广河县名副其实的全民健身运动项目。”

640.webp (10).jpg

张家山村篮球馆,一村民正在扣篮

1604280205709977.jpg

夜晚,兴达灯光球馆内队员你争我抢、每球必争

借篮球走向全球,广河正打造中国篮球之乡

近年来,广河县抓住国家扶持“一村一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全县102个行政村中85个村实施完成了村级农民健身工程,每个文体广场配套安装了1副篮球架、2副乒乓球台、1套全民健身设备。现在无论走到哪个乡镇、哪个村儿,都能看到群众打篮球的身影。

在此基础上,广河县投资1.2亿元建成了县级全民健身中心。不仅如此,民办体育场馆也迅速兴起,全县已有3家民营篮球馆和多家篮球训练营,为广大群众尤其中小学生篮球爱好者提供了平台,全县正在建设的民营篮球馆还有3家。广河目前已形成了政府重视、群众参与、企业家赞助、社会组织办赛事等多元化篮球运动发展模式。

1604280274630938.jpg

黑七民营篮球馆

马孝忠介绍,在临夏州“十四五”体育事业规划中,广河县体育公园建设项目、广河县乡镇全民健身中心建设项目及青少年户外训练基地建设项目等都列入重大项目库。下一步,广河县将对蓬勃兴起的社会篮球力量给予更大的支持、规范和引导,广河县体育部门也在为篮球运动、篮球事业、篮球产业发展创造更好条件,营造更好氛围,为把广河县打造成中国篮球之乡而努力。

全国人大代表、广河县庄窠集镇西坪村党支部书记马天龙认为,广河县具备打造中国篮球之乡的潜力,也有把篮球做成产业的潜力,如通过举办大型赛事,创新直播等赛事服务业态,推动形成篮球产业,进而带动广河特产、生态旅游等资源走向世界,推动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链升级,让篮球成为广河的新名片。(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王占东 韦德占 见习记者 王昱钧 除资料图片外,本文图片均由: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韦德占 摄)

资料图片:

1604280429966838.jpg

1604280473256162.jpg

1604280513201960.jpg1604280522788368.jpg

编辑:临夏新闻网 责编:孔令定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2025 www.chinalxnet.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临夏州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市团结路25号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230079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