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 ——“大理样本”的经验与启示 大理市下关镇关迤社区工作人员陪同群众参观社区民族历史文化展示厅。 赵普凡摄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铸牢中华民... [详情]
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 ——“大理样本”的经验与启示 大理市下关镇关迤社区工作人员陪同群众参观社区民族历史文化展示厅。 赵普凡摄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铸牢中华民... [详情]
近年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委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的部署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保护、传承和创新利用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主要做法是: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成立... [详情]
山东鲁西北平原的一些乡村仍流行的鼓子秧歌。 徐成龙供图 “鼓子秧歌”是在传统年节特别是春节至元宵节期间,广泛流传在鲁西北平原地区的民俗艺术活动,当地俗称“跑秧歌”“跑十五”等。鼓子秧歌活动通常以山东省济南市商... [详情]
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近日,积石山县吹麻滩初级中学开展了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美文诵读大赛。 记者 赵淑娴摄... [详情]
用真情真心维护民族团结 ——记全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企业永安驾校 “这个是‘禁止调头’,这个是‘注意危险’,这个是‘右道封闭’,要注意的是图标中红色代表禁令、黄色代表警告、蓝色代表指示……”近日,在积石山县永安... [详情]
康乐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青年书法展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 走进康乐县,山水之间,一条条新建的道路连接内外;一排排新建的民居,居住着万千群众;一所所崭新的校园内,书声琅琅;一座座养殖棚内,牛羊膘肥体壮;一片片希望... [详情]
看板凳龙舞、听瓦寨锣鼓、赏非遗情景表演……6月8日,2019多彩贵州百姓大舞台非遗周末聚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专场活动在多彩贵州风景眼文创园举行。 作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专场活动,本期周末聚围绕遗产日“非遗保护,中国... [详情]
文面,即在脸部刺上图案,是独龙族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在独特的地理自然环境中形成的传统。2013年到2016年间,我5次进入独龙江。每一次去,我都在寻找和拍摄独龙族文面女。她们由于年龄、搬迁、外出和个别... [详情]
“中国文化繁花似锦,蒙古族马头琴作为中国边疆游牧民族的艺术文化,经过漫长岁月的洗礼,如今走出国门,非常受国外观众和艺术家的喜爱。”6月4日,来自日本的马头琴艺术家依拉娜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为期40余... [详情]
摘要:融媒体的出现为社会传播提供了更为优质的载体和平台,也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提供了契机。凭借形式多样、传播便捷、生动鲜活的优势,融媒体建设有助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传入基层、播及全域。融媒体也为各民族交往交流... [详情]
《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图说怒江扶贫与跨越50年》:宋媛、宋林武著,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图说怒江扶贫与跨越50年》是中宣部2018年主题出版的重点出版物,宋林武和宋媛父女两代“... [详情]
民族歌剧《呦呦鹿鸣》在黔西南州布依族村寨楼纳村演出现场 5月24日上午,贵州省黔西南州布依族村寨楼纳村歌声嘹亮,民族歌剧《呦呦鹿鸣》的一首首经典唱段回荡在青山绿水间,当地村民很多身着少数民族服饰,边观看边合着... [详情]
我是彝族娃,学前就会普通话! ——零距离感受大凉山“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 新华社成都5月24日电 题:我是彝族娃,学前就会普通话!——零距离感受大凉山“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 新华社记者吴光于 “阿姨好!叔叔好... [详情]
五月鹏城,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第十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精彩落幕。在这场思想激荡、创意飞扬的文化产业饕餮盛宴上,来自内蒙古的50余家参展企业,向世界展示草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我... [详情]
近日,中蒙游牧民族文化与历史民族学研究中心学术交流与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在中央民族大学举行,这标志着中央民族大学、乌拉巴托大学、蒙古国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三方合作共建的游牧民族文化与历史民族学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