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敏毅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对于端午节的起源,历史上有多种说法。有的说,是为了纪念我国杰出的政治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有的说,是远古时代越地先民举行龙图腾祭祀仪式的一种延续;有的说,是由我国最早的夏、商、周三代的夏至节演变而来等等。但不管怎么说,端午节的历史渊源是够久远的。
作为与春节、清明、中秋并列的中国古代四大节日之一,端午是属于夏季的节日。历代文人墨客情注端午佳节,吟咏其盛况的美诗妙词和民间歌谣浩如烟海。
为纪念战国时期因不愿看到国家被灭亡而投江自尽的楚国三闾大夫屈原的诗作颇多,以扬其傲骨,美其品质,嘉其文采,哀其不幸,褒其爱国精神。如唐代诗人文秀的《端午》: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梅尧臣在其《五月五日》诗中亦说: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北宋诗人张耒《和端午》一诗,更是寄托了对这位伟大爱国者的哀思: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描写端午节习俗的诗词更多。唐代诗人张建封的《竞渡歌》,反映了端午节最盛大的民间娱乐活动——竞渡,那紧张热烈的竞渡气氛跃然纸上,非亲历者难以描绘,历来为世人传诵: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破晕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蜺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
疮眉血首争不定,输岸一朋心似烧。
只将输赢分罚赏,两岸十舟五来往。
须臾戏罢各东西,竞脱文身请书上。
吾今细观竞渡儿,何殊当路权相持。
不思得岸各休去,会到摧车折楫时。
唐代诗人徐夤的《岳州端午日送人游郴连》诗,用神来之笔展示了端午日竞渡时人山人海的热闹场景:“竞渡岸傍人挂锦,采芳城上女遗簪。”
清代诗人朱昆田的《竞渡歌》则描写观众对龙舟竞渡的全身心投入:“五月五日天气晴,空城倒巷奔吴伧。人头戢戢如束笋,人声隐隐如飞蚊。”诗文中所述热闹翻腾的竞渡场面,人们对龙舟竞渡的忘情陶醉,都蕴含了深刻的和谐主题。
在端午节,由于食粽的风俗盛行,因此在历代文人笔下也得到了充分表现。唐代诗人郑谷:“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的诗句,反映了当时吃粽子之普遍。唐明皇吃了一种“九子粽”后,也赞不绝口:“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宋代词人陈义《菩萨蛮》词云: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有一首民谣唱得更明快、欢乐: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端午的习俗众多,尽现文人笔端。
唐诗人殷尧藩《七律·端午》诗云: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有《渔家傲》词: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在吟咏端午节的诗词中,有的是反映离愁恨别、触景生情方面内容的。
如唐代殷尧藩《同州端午》诗: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充分表达了作者长期背井离乡,而今归心似箭的思想感情。
宋代诗人黄公绍《端午竞渡棹歌》中道:“月明中,月明中,满湖春水望难穷。欲学楚歌歌不得,一场离恨两眉峰。”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
明代诗人高启在《端阳写怀》中也写道:“黄伞回廊朝旭淡,玉炉当殿午熏微;今朝寂寞江边卧,闲看游船竞渡归。”说明诗人对“竞渡”根本不感兴趣,另有一番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