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0日
慢阻肺患者如何守住“呼吸防线”?
时间:2025-11-17 来源:临夏融媒·中国临夏网 作者:张姝

临夏融媒记者 张姝

随着季节更替,早晚温差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是需要增添衣物,但对于慢阻肺患者而言,意味着打响了一场严峻的“呼吸保卫战”。近期,我州昼夜温差显著增大,寒潮天气频发,老人等重点人群的冬季常见病、多发病进入高发期。

那么,为何秋冬是慢阻肺患者的“多事之秋”?又该如何科学应对,平稳度过?为此,记者采访广河县中医医院综合门诊医生买孝林,请他为大家解读科学预防方法。

为何秋冬换季如此“凶险”?

买孝林分析慢阻肺患者的呼吸道非常脆弱,秋冬季节的几种变化,正好击中了他们的“软肋”:1.冷空气刺激:寒冷空气会直接刺激气道,导致支气管痉挛、管腔变窄,从而引发咳嗽、气短加重。2.病毒活跃:冬季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的高发期,慢阻肺患者免疫力相对较低,极易发生呼吸道感染,一次普通的感冒就可能演变为致命的急性加重。3.空气干燥:干燥的空气会使呼吸道黏膜干燥,纤毛运动能力减弱,导致痰液黏稠、不易咳出,加重肺部负担。4.气压变化:秋冬季节气压变化可能影响人体氧合,部分患者会感到胸闷。

慢阻肺患者应该如何做好防护呢?

买孝林建议:首先,规范治疗、坚持用药,切勿自行停药。医生开具的吸入性支气管扩张剂和激素,是维持气道通畅、控制炎症的关键,无论自我感觉多好,都不能擅自停药或减量。提前接种疫苗,“流感疫苗”(每年接种)和“肺炎球菌疫苗”是预防急性加重的重要措施,能大大降低因感染导致病情恶化的风险。病情变化或加重时,应该及时就医。

其次,在日常生活管理方面,保暖防寒是头等大事。出门戴口罩,既能温暖湿润吸入的空气,又能过滤病原体。“洋葱式”穿衣,方便根据室内外温差灵活增减,重点保护颈部和背部不受凉。坚持呼吸康复锻炼,比如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这是慢阻肺患者的“看家本领”。每天练习15—20分钟(每次5分钟,一天3—4次),能有效改善呼吸效率,缓解气短。特别是缩唇呼吸,在感到气促时随时可以做。合理饮食,保证营养,遵循“高蛋白 高热量 易消化”原则,多吃鱼、蛋、奶、豆制品,多吃新鲜蔬果,补充维生素。少食多餐,避免饱腹压迫膈肌影响呼吸。多喝温水,稀释痰液,助力排痰。

如何做好环境控制,营造“安全室内港”?

买孝林建议:保持空气流通与洁净,每天定时开窗通风,避免空气污浊。可使用空气净化器来减少室内污染物和过敏原。维持适宜湿度,使用加湿器,将室内湿度保持在40%—60%,能有效缓解呼吸道干燥。维持适宜温度,室内温度以20—22℃为宜,温度过高可能导致胸闷、呼吸费力;温度过低可能引发气道痉挛,加重呼吸困难。严格预防感染,勤洗手,是预防病毒传播最简单有效的方法。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场所,如必须前往,务必戴好口罩。

慢阻肺患者出现哪些症状时,需要及时就医?

买孝林提醒:识别慢阻肺患者急性加重的“早期信号”,是避免情况恶化的关键。一旦出现以下变化,请立即就医:1.痰液变多、变浓,痰量明显增多,颜色由白变黄、变绿或带血。2.气短加剧,平静休息时或轻微活动后,气促感比平时严重很多。3.咳嗽加重,咳嗽更频繁、更剧烈,影响睡眠。4.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烧、乏力、嗜睡、食欲骤减、下肢水肿等。

除了以上4点,彻底戒烟和远离二手烟是慢阻肺管理的根本前提,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疾病的稳定控制也大有裨益。

最后告诉大家2个养生的小方子:山药银耳莲子粥,每天早起喝一碗,养阴益胃;生姜羊肉汤,驱散寒气,提高免疫力。

冬季疾病预防,既需医院的专业守护,也离不开个人的科学防护。从及时添衣护住关键部位、接种流感疫苗,到坚持食疗调理、规律作息,每一步都能为健康“加码”。


编辑:马忠德 责编:孔令定 主编:喇维平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2025 www.chinalxnet.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临夏州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市团结路25号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230079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