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0日
蓝色黄河与阳光永靖的诗意表达
时间:2025-11-14 来源:临夏融媒·中国临夏网

◇王维胜

在我的印象里,写永靖的文章非常多,郁金香、黄河三峡、高原湖泊、炳灵寺、太极鸟、恐龙,这些都是永靖的题材或元素。可是汇编成册的书并不多,《永靖山河韵》应该是第一部。这本书是一部以黄河文化为脉络,以“蓝色黄河·阳光永靖”为主线,深度挖掘永靖的自然与人文双重底蕴的优秀作品。

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梁衡的散文,以大气磅礴、深刻思想、感悟独特而颇受读者欢迎。他的《刘家峡绿波》,以磅礴的笔力勾勒永靖的绿,水库的波,刘家峡的坝。黄河以黄为名,承载着人们对其奔腾咆哮、泥沙俱下的固有印象。然而黄河到了永靖,却展现出惊叹的蓝色面貌,彻底颠覆了人们对母亲河的认知。梁衡也被震撼到了,他写道:“那本是夹泥带沙、色灰且黄的河水;那本是在山间湍流,或在垣上漫溢的河床,这时却突然变成了一汪面积百多平方公里的碧波。我真没有想到,这以黄闻名于世的大河,也会变成一张绿荷叶。水面是极广的。向前,看不到她的源头;向后,望不尽她的去处。”梁衡把黄河比成一张荷叶,这种独具匠心的比喻手法,使黄河变得可爱,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2a87935b-be21-49b7-bc1b-75f58c56a9a0.tif.jpg

而刘梅花的《刘家峡的色彩》中,对“蓝莹莹的”黄河进行了更加生动的描写:“刘家峡的黄河是蓝莹莹的,像马兰花的那种蓝,干干净净,澄澈又迷人。”这种蓝色被形容为“黄河的密码,是黄河的基因,是为之坚持的颜色”,并且这种颜色能够“捕获所有的注意力”。

我跟刘梅花相识很久,她多次到临夏。她的散文《古渡口古河州》中,她把我为她念的一首花儿也写了进去,这篇散文被北京选为2018届高三语文模拟试题汇编。马步升评价她的散文“强势崛起于西北大地,为当代散文带来了一股类似于青草的沁香。借用娱乐界的流行语,她大约要归之于草根逆袭。是的,草根。扎根于大地深处,守护着生命的本真,以不屈不挠的姿态释放着内心的能量。”

刘梅花用细腻的笔触捕捉了刘家峡四季鲜明的自然色彩,永靖的呼吸,太极岛湿地,芦苇丛中翩跹的候鸟,马鞭草花海,碧水丹霞,构成了“流动的八卦图”。还有“偷偷爬上柳枝的那一抹鹅黄”“郁金香展露她艳丽的衣裙”等意象,将春天的生机与夏天的绚烂具象化,赋予自然景物以动态的生命力,构建了一幅地域美学画卷。

李萍的散文作品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细腻观察,尤其擅长从乡土自然与日常琐事中提炼诗意。她在《关于永靖的字词句(组章)》中,以夏日的晚霞、余晖、夏风、夏光为背景,描绘了诗意的永靖,完美的永靖。通过盛开的夏荷,将永靖的美丽和故事呈现在细节中:“满塘夏荷,幽香暗袭暗喜。喧嚷是故事,寂静也是故事,相对无言也是故事,都是永靖的故事。”她将自然之美与温馨的场景融为一体,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惬意与满足。她的笔下,美景被赋予了生命,它们不再是静止的画面,而是流动字词句的组合,从而展现出一种鲜活的气象。“一枝荷诉说鹤立鸡群的故事,顶着烈日,饮下所有荷的目光。来来回回,温柔以待是游记,是散文诗。”苍翠的山、流动的水、绽放的花、欢鸣的鸟,构成了李萍灵动的文字。李萍将美景转化为文字的艺术,不仅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也体现了她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蓝色黄河作为全书的首辑,不仅仅是一句美丽的描述,更是永靖县自然与人文之美的真实写照。作家们通过散文形式,将这一主题展现得淋漓尽致。黄璨的《永靖黄河绿水清》、张子艺的《刘家峡水里有鱼》、张军山的《蓝色的黄河穿过永靖》、郝炜的《摘星记》、吴春梅的《如是蓝》《月光下的太极岛》、安蓝的《故乡情,永靖爱》、姬良淑《对107公里大河的遐想》、肖学红的《美丽的黄河三湾》、崔云琴的《坝上时光》、柳小瑛的《十里风情有花堤》、王春芳的《魂牵梦萦太极岛》等篇章,各具特色,堪称经典,各具情感基调与思想内核。

美丽的永靖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情感共鸣,而作家们的书写,又为黄河之蓝,加重了色彩。

永靖县不仅自然风光秀美,人文历史同样丰富多彩。

永靖是中华民族黄河古文化早期的发祥地之一,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作家们在散文中,不仅描绘了黄河的自然美景,还深入挖掘了永靖县的历史文化。如炳灵寺石窟作为丝绸之路上的“第一座黄河石窟”,被誉为“中国石窟的百科全书”。吴春梅擅长以诗歌化的语言构建文本,她的散文《十万佛洲》,以炳灵寺石窟为核心,通过细腻的笔触与诗意的语言,将历史文化与个人感悟深度融合,展现出独特的文学魅力。孔令莲的《妙香佛国炳灵寺》《罗家洞往事》《神驼运山》等散文,以及焦玉洁的《夜宿炳灵寺》《梦飞抱龙山》,河流的《双狮迎宾》《元宝山》,柳小瑛的《飞来峰》等,将自然奇观赋予历史的灵性。

我对高玉萍印象很深,她美,可是从她美丽的外貌,无法想象她涉猎的多是历史题材,她是“知网”的供稿者。高玉萍深耕文化历史的田野,解码永靖内核。她的《神仙树神仙山》《神奇的抱龙山》《禹王峰》《女娲补天》等作品,将神话传说、人性关怀、地质奇观与人文精神交织在一起,用柔婉的抒情和凝练的语言,告诉读者一个不一样的神仙、不一样的禹王、不一样的女娲。高玉萍的散文,挖掘古老的神秘传说,揭示了黄河精神与民族性格的共生。

刘家峡水电站作为新中国首座百万千瓦级枢纽,是中华民族驯服黄河的壮丽丰碑,更是大禹精神在工业时代的最好体现。而今日的文旅融合,使大坝从工业图腾蜕变为“蓝色黄河”的一道风景。作家手中的笔,对这座用青春与铁骨浇筑的“共和国水电长子”,给予了重点描述。孔令莲的《郭沫若游览刘家峡水电站》,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再现了郭沫若游览刘家峡水电站的历史场景,文章结合郭沫若的《满江红》词作,描绘了刘家峡水电站的宏伟景象。王金云的《黄河明珠耀华夏——记刘家峡水电站50余载辉煌春秋》、吴建堂的《共和国的长子》《刘家峡的小火车》,用历史纪实笔法,重述“水电摇篮”的荣光。体现了作者对祖国建设成就的自豪感,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对现代工业成就的礼赞。

从炳灵寺石窟的千年佛光到恐龙足印的远古密码,从碧波荡漾的高峡平湖到“黄河花堤”的四季花海,从工业图腾到生态屏障,处处彰显着永靖在守护根脉中创新的智慧。

《永靖山河韵》这本散文集,以黄河为核心意象,将河流升华为文化血脉与精神图腾,文字磅礴而抒情,呼应了永靖“黄河文化”的诗意表达。

《永靖山河韵》这部书的“韵”,体现在人与山河的共生关系中,体现在自然奇观与人文诗意的交响乐章中。《永靖山河韵》是对这片土地自然与人文之美的全景式呈现,既有地理奇观的震撼,也有诗意栖居的悠然。

这本书是将永靖的自然奇观、文化基因与时代精神熔铸在一起,内容既展现丹霞碧水、塬上农田的生态之美,又追溯历史、记录永靖奋斗历程,可以说是一部全面聚焦永靖山河韵味的文艺作品全集和用文字反映永靖的时代画卷。


编辑:马宇 责编:孔令定 主编:喇维平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2025 www.chinalxnet.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临夏州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市团结路25号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230079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