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05日
把三十年所见所闻写进时光,让风传送
时间:2025-11-05

◇冷 子

霜降节气过了一些日子,天气反而出奇得好,阳光忽而热烈忽而温和,晨昏的凉意也吻合心情。

今年,是我作为记者30年弹指一挥的又一年。

提笔写文也30年了,虽无特别的大收获,却也慰藉了灵魂与初衷。写的那些书,那些采访本,那些电脑里凌乱的文字,都是一路走来的记着。

记者,应该都记着一切的。

我时而遗忘,时而疏而不漏,过滤着人生,在绝望中挣扎时,忙碌的记录遗忘一颗心的颠沛流离,暂时忘却一些伤痛,生命的沉重在文字里沉淀,含蓄地表达着讶异与漠然还有感伤。

有些仅存的文章草稿,纸页泛黄,边角蜷曲,有的笔记本也发黄,记着比时光更鲜活的故事——那是作为记者,与这个时代同行的3600多个日夜。

1995年的初秋,我步入报社,成为其中一员,转眼30年。我见证了从《民族报》到《民族日报》四开全彩的发展历程,在新闻事业飞速发展中成长。那时我意气风发,对于采访与写作很兴奋,宛如初秋那些风过田野的欢喜,宛如一篇满意的稿子刊发后的欣喜……

一切相得益彰,一切又令人那么怀念。

很多采访中遇见的故事,在风里翻涌。我的笔记录过很多人,从城市到乡村,从单位到校园,从工厂车间到山野人家,从教师到农人……我也结识了许多优秀的人。

作为一名报纸编辑,相比于记者,下乡采访的机会要少很多,但不影响记录生活,更不影响写稿子。

文字愉悦心情、愉悦灵魂,记者手中的笔能抒写更多,普通人的微光在笔下变成照亮更多人的星火。很多文章,让沉默的声音被听见,让微小的愿望被看见。

我的脚步丈量着眼中的世界,一个个瞬间或一些场面,蕴含着一些细碎的感动,那些曾经写下的文字里,一部分是自我的温暖陪伴。

这些年,采访工具从钢笔、录音笔变成了手机、无人机;传播方式增加了短视频、直播等,但有些东西始终没变。

每次采访前,我都会做好功课,而令我对一个习惯持有的热情便是:包里始终带些零食或糖果。遇见小朋友或是老太太,递上一颗糖果,距离近了,疏离感没有了,然后聊天就可以进入正题,采访游刃有余。从青涩到天命之年,采访写稿子讲故事,做着一个认真讲故事的人。

有些故事令人感动,有些令人向往,有些令人难过,有些触景生情……

与年轻同事或是与工作室的伙伴们一起下乡采访,她们举着相机、认真采访的样子像极了三十年前的我……从她们身上我读到了青春久违的飞扬。

那些旧的采访本,放在书柜角落,采访的字迹潦草,时间地点人物却有迹可循,偶尔会浮现印象深刻者的脸庞,鲜活、生动、沧桑……

所有人在坚守,我亦是。前些日子,跑去新闻商厦仰望了那棵树,温习了很多个回忆的片段。

临夏州融媒体中心成立三周年了,我依然是《民族日报》编辑部的一员,与大家一起编排报纸写稿子,下夜班后我依然习惯仰望,即使夜雨潺潺,我也会仰望。如今,我仰望的是中心门口的那棵泡桐树,仰望花开花落,也仰望自己对职业的敬畏。

在报纸编辑岗位上坚守了三十年,是这份职业让我能亲手触摸时代的脉搏,见证无数人的悲欢与成长。

下夜班了,再度仰望,忽然觉得三十年的笔底春秋是值得的,一直坚持写作也是值得的,只要还有人愿意听那些故事,我便不会弃笔,会把那些温暖的、坚定的、充满希望的故事和瞬间,说给大家看或听,会持之以恒地把所见所闻写进时光,让风传送……


编辑:马宇 责编:孔令定 主编:喇维平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2025 www.chinalxnet.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临夏州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市团结路25号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230079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