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3日
从“追赶”到“领航”的逆袭突围
——写在临夏现代职业学院获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金二银三铜”大奖之际
时间:2025-10-10 来源:临夏融媒·中国临夏网 作者:赵怀斌 通讯员 郭英

QQ截图20250326091312.png

临夏融媒记者 赵怀斌 通讯员 郭英

十年磨剑,春华秋实。

9月,在举世关注的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竞技舞台上,一所默默奋进10年的职业院校惊艳亮相,斩获“一金二银三铜”,从“追赶者”逆袭突围,一跃成为“领航者”,它就是临夏现代职业学院。

作为职业院校技能领域的顶尖赛事,世赛以“技炫青春,能创未来”为主题,由教育部等33个部委联合主办,共设42个竞技赛道,来自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5个单列市的9233支队伍参赛。临夏现代职业学院派出7支参赛队伍代表甘肃省参加总决赛争夺赛。最终,护理技能赛项荣获一枚金牌、一枚铜牌,幼儿教育赛项获得一枚银牌,康复治疗赛项获得一枚银牌,检验检疫赛项获得一枚铜牌,声乐器乐赛项获得一枚铜牌,获奖率87%。

护理技能赛项金牌是高职院校国赛举办以来甘肃省首个金奖,临夏现代职业学院在此赛项中获奖数量多、层次高、覆盖专业广,在全国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填补甘肃职业教育领域多项空白。

州委书记李海默对这次获奖作出批示:“感谢大家!祝贺大家!希望全体师生再接再厉,继续努力,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教学水平,争取获得更多更好的荣誉,为提高学院知名度和影响力、为专升本创造更多的条件。”临夏现代职业学院师生受到极大鼓舞。

这一喜讯,让世界职业教育领域的目光聚焦于临夏,想了解这一陌生而又熟悉的职业院校;

这一喜讯,让省上有关部门称赞不已,临夏为全省职业教育赢得了荣誉……

世界大奖,获之不易!让我们一起走近获奖者、走进临夏现代职业学院,了解非凡成绩背后的故事。

努力拼搏 “奖”星闪烁

万紫千红,预示着春天的勃勃生机;硕果累累,讲述着秋天大地的回馈;奖牌闪耀,彰显着参赛人的实力和努力。

当问起获奖者当初报名参赛的原因时,几乎异口同声——敢于和国内名校同台竞技以及获奖的自信,都来自这10年、特别是近3年来学院整体实力的突飞猛进。

正是有着这样的底气,他们满怀信心,精心准备。

卫生健康学院护理1队的指导教师徐田蓉、范淑克服家庭困难,全身心投入工作。为暑期便于指导学生参赛,徐田蓉带着年幼的孩子驻守实训室;范淑新婚燕尔,放弃婚假积极备赛。两位教师将临夏现代职业学院的实际水平搬上竞技舞台,在康复治疗与护理赛道护理技能赛项获得金奖,实现甘肃省在该赛项上的历史性突破。

护理2队临时组建,指导老师罗亚丽、何雪踊跃出征。罗亚丽在父亲手术期间,强忍担忧与疲惫,坚持在医院与训练场之间来回奔波,确保指导工作“不断档”;何雪在孩子住院时,强忍着牵挂,通过视频连线持续跟进指导,保障训练进度“不滞后”。通过不懈的努力,在康复治疗与护理赛道护理技能赛项赢得了铜奖。

卫生健康学院护理学科是该学院的老学科,有较好的基础条件、丰富的参赛经验;而康复技能、医学检验学科虽然开设时间短,但凭着这几年学科建设高位嫁接、资源配置不断优化,指导教师认为具备与老院校、名院校竞技的实力。

康复技能项目的老师刘丽娜、王克华,凭着不服输的韧劲,虚心求教,反复打磨细节,在康复治疗与护理赛道康复治疗赛项获得银奖,为甘肃省摘到了该赛项首个银奖;医学检验技术团队首次亮相大赛,在张风顺和芝世辉的带领下,从零起步,不断挑战自我、突破极限,首次参赛便在医学技术赛道检验检疫赛项夺得甘肃省首个铜奖,再度实现历史性突破。

基础教育团队虽然面对的是全国有30年,甚至50年幼儿教师实训经验的院校,但是马爱萍和郭淼等人在学院领导的指导、帮助支持下提高了认识,一致认为,短短几年时间学院基础教育迅速壮大,已经培养的3600多名学生大都成了幼儿教育骨干,说明有实力。于是,他们先后走访调研幼儿园40余次,确定选题后全力备赛,最终以先进的理念、高超的技艺,在教育与体育赛道幼儿教育赛项获得甘肃省在该赛项上的首个银奖。

文化旅游学院根据比赛项目特殊性要求,立足临夏非遗传承优势,将赛事项目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组建了“一专多能”的比赛团队,在张蓉和金鑫宝两位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发挥出了应有的水平,最终夺得表演艺术赛道声乐器乐赛项铜奖。

百花烹饪学院即使面对着全国名厨,依然取得了535分的可喜成绩,虽然与奖牌擦肩而过,但指导教师马世宝认为参赛受益匪浅,找到了差距,悟出了逆袭突破和提升水平的途径,这与获奖一样重要。

“一金二银三铜”的亮眼成绩,让人们看到临夏现代职业学院登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实力支撑 逆袭突围

面对着鲜花与掌声,徐田蓉和马爱萍等获奖指导教师说,我们只是临夏现代职业学院这座“百花园”中的一朵花、奋进潮流中激起的一朵浪花,这次逆袭突围源于学院这方热土……

宝剑锋利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学院创办10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学院建设和管理,从全国范围内公开招聘了懂职教、善管理的院长从事学院管理工作,名校长的引领作用充分显现,组织教师参加国培、省培,学院引进急需紧缺专业教师,教师队伍从数量、结构和质量上大幅提升。

这几年,学院党委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紧紧抓住职业教育办学特点,高位嫁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弯道超车。从创办到今天,一路拼搏、一路奋进、一路超越。

如今,学院拥有一流的教学环境。坐落在临夏市城东区大夏河两岸,占地面积541亩,其中主校区占地400亩,分校区占地141亩,校舍总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

学院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汲取省内外高校成功的规划设计而建,整个校园像一座公园;标准化的足球、篮球、网球、羽毛球及乒乓球等场地应有尽有。

学院除建成省内高职院校一流的图书馆、教室、师生宿舍和食堂等必需的教育教学设施外,还建有省内一流的实训中心8个、实验实训室174个……

校园美丽、硬件一流、办学定位准确,为教育教学提供了保障。

2025年,学院被授予“甘肃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招生人数剧增,中、高职学生总数突破万人。

来自省内外的学生都说,选择临夏现代职业学院是因为有最喜欢的专业,往届同学们都深受社会欢迎,就业率高……

在短时间内跟上了全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步伐,这与学院明确的办学思路分不开。学院提出并落实“质量立校、文化兴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目标、“立足临夏、服务甘肃、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发展目标。

科学的办学思路定位,引领学院走上了健康发展的快速轨道。如今,学院构建了“管理共治、专业共办、资源共享”的产教融合生态。领导班子与省内外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紧扣临夏区域产业经济发展需求,争取政策支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成立临夏甘南文旅康养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与百花家园餐饮集团共建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百花烹饪学院”,与百益集团共建百益产业学院,联合厦临集团共建“牡丹产业学院”,开发牡丹系列文创产品助力乡村振兴;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推动非遗传承与产业创新;与中兵北斗卫星通信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北斗应用及低空经济学院,培养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技能人才,这种模式强化了实践教学,提高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地方经济发展的“紧密度”“适配度”,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87%以上;教师团队积极参与企业实践、技术研发、课题研究,将真实生产项目、工艺流程融入教学,与企业共同指导学生实训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全面提升综合技能水平,为企业提供技术攻关、技能培训,解决实际难题,彰显学院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价值。

拥有优秀的教师队伍。学院高度重视领导班子、班主任和教师3大队伍建设,选拔推荐了党政处(室)干部,遴选推荐并任命了教学单位及教辅机构负责人,将事业心强、爱干事、想干事及乐于奉献的同志选拔到领导岗位上,为学院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不断提升教师待遇,稳定教师队伍,激发工作热情,使师资队伍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学院现有教职工544人,正高级职称8人,副高级职称82人,研究生学历113人,“双师型”教师168人,外聘兼职教授、学科带头人和行业能手15人;完成了编外聘用人员薪酬制度改革,实施了校内奖励性绩效工资制度,面向全国公开招聘了30名专业教师和辅导员。优秀的教师队伍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

学生养成教育、科研项目、技能水平等达到新高度。学院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方位嵌入育人,充分发挥思政课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双轮驱动效应,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格局;将思政教育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衔接,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强化价值引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涵养学生家国情怀,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系,切实提升思政引领力。从升国旗仪式、晨育、早读到学生社区一站式服务和校园内的“阳光长跑”,都展现出有温度的服务管理育人,凝聚各族师生民族团结的力量和共识,培育堪当时代重任的栋梁之才。近3年,学院思政课教师在甘肃省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大比武”中多次获得一二三等奖。课题立项实现多维突破,立项各级各类课题120项,其中院级课题23项、地厅级课题94项、省部级课题3项,争取到科研经费73万元,实现了纵向课题立项数量、高层次课题立项、科研经费争取三个层面的重大突破。

学院将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抓手,通过组织师生参与省级、国家级、国际性赛事,实现竞赛成绩突破。2022年至2025年,师生在各类省级以上比赛中获得奖项共369项。

满怀信心 续写新篇

大赛的帷幕缓缓落下,奋进的号角正在吹响!

当参赛队员凯旋时,师生们夹道欢迎。喜悦,让广大师生热泪盈眶;喜悦,让全学院欢呼雀跃。

学院领导不失时机,把这份喜悦引导到教育教学中。一场场成果分享会,让在校的每个学员分享到获奖的喜悦;一份份汇报发言,点燃师生苦教苦学的激情;充分彰显了“卓苦为刃,筑教为先”的甘肃教育精神。

广大师生深切体会到,在临夏现代职业学院要继续发扬“笃定、专注、坚韧、得法、精进”的精神。在职教新征程的起点上,深入实施“三个转化”:将大赛标准转化为教学标准,推动专业教学改革;将大赛项目转化为教学项目,丰富教学资源库;将大赛成果转化为育人成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党委书记居志虎、院长雷志辉表示,此次成绩的取得并非偶然,既是州委、州政府坚强领导与省州教育部门具体指导的结果,更是全院师生共同奋斗的结果。下一步,学院将乘势而上,严格落实州委书记李海默的要求,为提升学院知名度与影响力、为专升本工作创造更优条件全力以赴。

我们坚信,在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春天里,这支活跃在民族地区敢于追梦、勇于拼搏、善于创新的师生团队,定能在未来的征程中乘风破浪,再创辉煌。


编辑:马宇 责编:孔令定 主编:喇维平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2025 www.chinalxnet.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临夏州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市团结路25号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230079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