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融媒记者 马进忠
2023年12月18日,一场地震撕裂了积石大地,黑夜笼罩,通信中断,家园破碎。震后21个月,这里已是灯火复明、信号满格,新房林立、生活重归。
地震的那一刻,积石山县陷入黑暗,电力基础设施严重损毁,配电网几乎瘫痪,村庄漆黑、人心惶惶。国网积石山县供电公司第一时间挺进震区,成为点亮“第一盏灯”的先锋。
“当时,屋里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娃吓得攥着我的衣角哭,一家人坐等到天亮。”回想起地震那晚的情景,大河家镇陈家村村民朱子忠心有余悸。而此刻,他坐在崭新的客厅里,在台灯下辅导孩子写作业,暖光映着作业本上的字迹,平静而温馨。他感慨地说:“电一来,心就踏实了,日子像重新扎了根。”
这背后,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电力攻坚战。据国网积石山县供电公司副总经理张立忠介绍,当时,公司迅速成立4个重建专班、6个项目部,在省级专家支援下,组织14支施工队、430名建设者日夜奋战。他们顶风冒雪、翻山越岭,组立杆塔、架设线路、安装表箱,最终提前15天完成全县配农网巩固提升工程。
一组组数字背后是更为具体的付出:总投资3226万元,组立杆塔1472基,新架10千伏线路95.45公里、0.4千伏线路63.88公里,安装表箱2389只。张立忠说:“我们不仅要通电,还要通好电。”
值得一提的是,大河家镇陈家村、四堡子村及刘集乡刘集村3处安置点台区新建工程,因工艺精湛、质量过硬,被评为“省级优质工程”,多个项目部荣获“标准化项目部”称号。电,不再是遥远的资源,而是安全、稳定、信心的象征,点亮了万家灯火。
电力稳步恢复的同时,通信网络也在废墟中重新搭建。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运营商充分展现国企担当,迅速响应,全力推进通信基础设施重建。如今,重建的农村、学校和安置点均已具备千兆接入能力,信号质量甚至超过震前。
新建的大河家镇陈家村曾是通信“死角”,如今是5G全覆盖、光纤到户的示范村。村民不仅能顺畅接打电话,还能高速上网、远程医疗、直播卖货,数字生活走入寻常百姓家。
“现在全村没有一个角落没有信号,孩子们上网课再也不卡顿,村委会线上办公更高效。”陈家村党支部书记祁学斌说。
中国电信积石山分公司副总经理马文宇介绍,除基础网络覆盖外,公司还强化应急能力,新增1套应急背包站、15套终端电话,安装1899路视频监控,在建设工地也加装302路安全监控,为重建加装“双保险”。
中国移动甘肃公司还为群众开通免费网络电视、打造数字乡村平台,在全县17个乡镇开展线路抢修、网络排障等服务,全力保障群众即时通信需求。
据州工信局统计数据,通信基础设施7个恢复重建项目总投资5.14亿元,已完成投资100%,所有项目均已通过竣工验收,千兆网络正以前所未有的覆盖密度和质量,支撑起积石山县崭新的数字图景。
电与网的重建,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修复,更是一次生活希望与社区凝聚力的重塑。正如祁学斌所说:“有电有网,我们就不是孤岛。”一盏灯,照亮的是孩子的作业本,也是一个家庭的未来;满格信号,连通的是远方亲人的声音,也是一个村庄的生机。
如今的积石山县,早已不是“回到过去”,而是“走向更好”:电商直播间里,特产走出大山;校园里,远程教育打开新视野;田间地头,智慧农业设备依托稳定的电与网运转……“电力+通信”的无形之路,为这里注入振兴的强劲动能。
灯火可亲、信号满格,山河重整、家园复兴。从震夜的应急灯到如今的长明电,从断线失联到千兆光纤,积石山用坚韧与速度书写了重建奇迹。这背后,是国家力量的托底,是国企的责任担当,更是每一位建设者汗水的辛勤浇灌。今日,积石山县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每一个温暖明亮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