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融媒记者 赵好飞 通讯员 马玉
日前,记者走进广河县齐家镇卫生院,门诊楼内秩序井然,患者们按序就诊,医护人员步履匆匆却忙而不乱。门诊室里,医生细致询问患者症状,为患者做检查;病房内,医护人员穿梭其间,一边悉心照料病患,一边耐心叮嘱用药剂量与注意事项。
从挂号收费的高效办理,到药房取药的快速衔接,每个环节都顺畅无阻。在患者就医全流程中,医护人员的专业与温情贯穿始终:患者入院时,医生细致问诊,摸清病情底数;治疗期间,定时巡房查看恢复情况,及时调整诊疗方案;在康复期,还会针对性地给出饮食建议与运动指导,用贴心服务化解患者的焦虑。
“病房里干净整洁,床单每天一换,卫生一天打扫两三回,我们有啥需求,喊一声,护士就来了。”患者家属马海山如是说,“大夫们按时给病人输液,用药细节讲得明明白白,态度特别好。病人心情顺了,病自然好得快!”这份满含温度的服务,让就医过程不再冰冷。
在做好医患沟通服务的同时,该院依托县域紧密型医共体的双向转诊机制,构建起分层诊疗新格局:对常见病、慢性病患者,实现“基层首诊、精准诊治”,让群众不用跑远路;遇到疑难重症患者,立即启动绿色就诊通道,及时向上级医院转诊,确保患者得到高效救治;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再有序转回卫生院,开展后续康复治疗与健康管理。这种“上下联动”的模式,既避免了患者重复检查、盲目奔波,提升了诊疗效率,又降低了就医成本,真正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又经济的医疗服务。
为破解基层医疗“人才缺、技术弱”的难题,在县域医共体框架下,广河县打出医疗资源整合“组合拳”:落实人员派驻制度,从县级医院选派9名中级以上职称人员,全覆盖派驻各乡镇卫生院,将优质医疗力量“沉”到基层;创新人才柔性引进机制,鼓励基层医疗机构主动对接三级医院,引进在职或退休专家坐诊;通过专家带教、技术帮扶,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省级专家的诊疗服务,不仅减轻了患者负担,更让群众就医满意度显著提升,为乡镇医疗注入新活力。此外,通过打造特色科室、更新医疗设备等举措,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持续增强,让乡镇卫生院既能“接得住”患者,更能“治得好”常见病。
“今年上半年,我院就诊人数达8691人次。”卫生院院长马永明介绍,在公共卫生服务领域,医院已完成辖区内三类户、五保户、一二类低保户及大病、慢病患者的签约服务,规范履约率达85%;去年10月建成的数字化接种门诊,为辖区0—6岁儿童提供高效规范的疫苗接种服务,接种率超90%。为进一步提升医疗能力,医院通过更新五分类血清分析仪、糖化血红蛋白仪等硬件设施,聘请省级三甲医院专家定期坐诊,选派本院医生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等方式,诊疗水平稳步提高。
齐家镇卫生院的蝶变,是广河县医疗服务水平整体提升的缩影。今年以来,该县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为核心抓手,朝着“县级强、乡级活、村级稳、上下联、信息通”的目标持续迈进,逐步构建起定位明确、权责清晰、分工协作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全县常态化邀请省、州三甲医院专家下沉坐诊,累计开展义诊活动23次,完成远程会诊4200次,直接惠及群众1.36万人;在全州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中,广河县位列第二,医疗服务能力与群众健康保障水平显著提升。
从乡镇卫生院的设备更新、服务升级,到县域医共体的上下联动、资源整合,广河县正用一项项实打实的举措,织密群众家门口的健康守护网。未来,随着医共体建设的不断深化,更多优质医疗资源将持续下沉基层,让群众的就医路更便捷、更舒心,让“健康广河”的底色愈发鲜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