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2日
关于麻醉,你了解多少?
时间:2025-09-08 来源:临夏融媒·中国临夏网 作者:赵好飞

临夏融媒记者 赵好飞

在医院里,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身着手术服,忙碌于手术室,却很少被患者认识;他们掌握着患者的“睡眠”与“苏醒”,却常被简单贴上“打一针的医生”的标签——他们就是麻醉医生。提及麻醉,很多人既熟悉又陌生,有人疑惑麻醉会不会影响身体,有人好奇麻醉过程是如何实现的。带着这些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州中医医院麻醉手术科主任、主任医师喇云霞,为大家揭开麻醉医学的神秘面纱。

麻醉远不止“打一针”

“很多人觉得麻醉医生的工作就是手术前给患者打一针,让其睡着就行了,这其实是对麻醉医学的误解。现代麻醉医学早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临床学科,融合了生理学、药理学、内科学、外科学等多学科知识。”喇云霞纠正了这一认知偏差。

麻醉医生的工作,从术前评估到术后复苏,贯穿手术全程:术前需全面掌握患者的身体状况,包括基础疾病、过敏史、既往手术史等,据此制定个性化麻醉方案;术中要全程紧盯监护仪,实时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体温、血氧饱和度等多项生命体征,根据手术刺激强度和患者反应随时调整麻醉深度,确保患者在无痛、安全的状态下完成手术;术后还需负责患者的复苏监护,直至患者意识清醒、生命体征稳定。

“患者术前的配合对麻醉安全至关重要。”喇云霞特别强调,就诊时患者必须如实告知医生自身的健康状况,比如是否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及哮喘等基础疾病,是否对某些药物过敏,之前是否接受过手术和使用过麻醉等。此外,术前饮食与用药禁忌,也绝不能忽视。

为防止术中患者胃内容物反流,引发误吸和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等严重风险,一般的外科手术术前8小时应禁止进食,2小时开始禁止饮水。“有些患者觉得‘术前喝口水没关系’,却不知道即使是少量液体,在麻醉状态下也可能带来危险。”喇云霞说。如果患者有特殊情况,如需要服用降压药等,可以提前和医生沟通,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药时间和剂量,切勿自行停药或服药。

麻醉有哪些环节

为了让大家更清晰地了解麻醉过程,喇云霞讲解了麻醉的四个阶段:

术前访视:手术前一天,麻醉医生会到病房访视患者,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过敏史和既往手术史等,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与全身状况,制定个性化的麻醉方案。

麻醉诱导:进入手术室后,医生会通过静脉注射或吸入的方式给患者使用麻醉药物,患者一般在几分钟内就会失去意识,这个过程就像“快速进入深度睡眠”,不会有痛苦或不适感。

术中维持:手术过程中,麻醉医生会通过监护仪实时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根据手术刺激强度和患者反应,调整麻醉药物用量,维持合适的麻醉深度。如果出现指标异常,比如血压突然下降,会立即调整药物剂量或使用升压药物,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术后复苏:手术完成后,医生会逐渐减少麻醉药物剂量,让患者慢慢恢复意识。待患者状态稳定评估恢复情况后送回病房,并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术后镇痛等注意事项。

常见麻醉方式有哪些?

喇云霞介绍,根据手术部位和患者情况,麻醉方式主要分为三种:

全身麻醉(全麻):是指通过静脉或肌肉注射、呼吸道吸入麻醉药物的方式,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暂时抑制的效果,使患者在无痛、无意识的状态下接受手术或治疗,适合需要全身肌肉松弛、手术时间较长或手术部位较深的手术。

椎管内麻醉(半麻):是指将麻醉药物注入椎管内的特定腔隙,通过阻断脊神经的传导功能,使身体相应部位失去痛觉,但患者的意识通常是清醒的,常用于下肢和腹部手术。

局部麻醉(局麻):是指在病人清醒的状态下,使用局部麻醉药暂时阻断身体某一区域的神经传导,从而产生局部痛觉及感觉抑制或消失,以及肌肉运动减弱或完全松弛的麻醉方式,适合手术范围较小与操作简单的手术。

“现在麻醉医生的工作早已不局限于手术室。”喇云霞介绍,随着“舒适化医疗”理念的推广,其工作领域拓展至术后复苏室、无痛胃肠镜检查室、无痛分娩产房和疼痛门诊等。喇云霞希望更多人了解麻醉相关知识,消除对麻醉的不必要恐惧,以平静和积极的心态迎接手术,共同守护诊疗安全。


编辑:马忠德 责编:孔令定 主编:喇维平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2025 www.chinalxnet.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临夏州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市团结路25号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230079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