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融媒评论员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州委十三届十次全会指出,要用心用情保障和改善民生,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实干实绩回应群众期盼,持续增强全州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一部署,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了为民造福的责任担当,是推动临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
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从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出发,精准发力、久久为功。当前,灾后恢复重建进入攻坚冲刺阶段,时间紧、任务重。必须把重建任务作为下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盯紧时间节点,加快施工进度,确保项目高质量如期竣工。要坚持标准不降、质量不减、安全不松,统筹做好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功能完善,真正把安置点建成群众安心、放心、舒心的新家园。重建不仅要建得快,还要建得好,必须坚持发展导向,推动重建与产业、就业有效衔接,夯实群众长远增收的基础。
民生保障的重点在兜底、难点在精准。必须聚焦因灾、因病、因残、因学等特殊困难群众,健全常态化监测和动态帮扶机制,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帮扶,防止返贫风险反弹。要优化资源统筹,推动低保、临时救助和慈善帮扶等制度衔接联动,形成支持困难群体的政策合力。要深入实施“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把更多爱心力量引入基层一线,织密织牢基本民生保障网,确保困难群众“有人管、靠得住、有依靠”。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要以更有力的举措稳定和扩大就业,把稳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用好政策工具,支持企业稳岗扩岗,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拓展劳务输出渠道,积极创造更多适配岗位。要针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及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因人因地施策,推动岗位供需精准匹配,切实让群众凭能力就业、靠劳动致富,不断拓展增收空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是衡量发展成果是否惠及群众的重要标尺。要聚焦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短板弱项,持续推动资源优化配置和服务提质扩面。教育方面,要加快推进基础教育资源适配工程,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医疗方面,要深化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养老方面,要围绕“一老一小”需求,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服务供给水平。要统筹推进住房、出行和文体休闲等项目,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打造宜居宜业、安定安心的生活环境。
民生是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一劳永逸。要引导各级干部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把为民服务的情怀体现到日常工作中,把资源要素更多向民生领域倾斜,把政策举措更多投向群众急需紧盼的地方。要在抓落实上下功夫,在补短板上出实招,在强弱项上动真格,推动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见效,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全州上下要切实把民生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到实处,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关切问题,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绘就人民幸福生活新图景,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临夏实践厚植坚实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