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融媒·中国临夏网讯 (临夏融媒记者 马正兰)今年,和政县深入挖掘非遗资源内涵,将非遗与旅游、非遗进校园等深度融合,全力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
深入普查摸底夯实非遗根基。全面普查各领域非遗传承项目,建立完善的非遗数据库,为保护利用提供翔实依据,截至目前,共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32项,形成四级非遗保护体系;建成非遗保护中心展厅、和政秧歌传习所及眉户戏传习所等机构,全面展示非遗项目。创新宣传方式提升非遗影响。利用新媒体平台推送宣传非遗短视频、图文介绍,举办文化节、民俗展览等大型活动,提升非遗知晓率;通过送文化下乡活动,扩大花儿、眉户戏等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传承群体;利用花儿资源编排《松鸣岩传奇》《一方水土》大型花儿舞台剧和《花好月圆》等花儿情景剧,初步形成花儿文化品牌。强化人才培养破解传承难题。加强与职业院校合作,培养专业传承后备力量,支持非遗进校园、进社区,吸引年轻人通过短视频、直播及文创设计等新形式参与非遗创新,打造高素质非遗传承人才队伍,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名、省级4名、州级42名、县级62名。推动文旅融合实现协同发展。打造“花儿临夏 醉美和政”品牌,依托松鸣研学小镇,将花儿文化融入教育实践活动,发挥花儿剧场和传承基地作用,全方位展示花儿的魅力;通过以和政秧歌、傩舞傩戏、牙塘牛犊爷等非遗项目为题材的文艺作品,宣传展示和政秧歌和牙塘牛犊爷2项省级非遗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