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8日
一百元,荒地变良田
时间:2025-07-07 来源:临夏融媒·中国临夏网 作者:赵怀斌 通讯员 麻红梅

临夏融媒记者 赵怀斌 通讯员 麻红梅

眼下,骄阳似火,东乡县大树乡塔拉务村的千余亩绿油油的马铃薯和玉米,与周围荒坡上晒蔫的野草形成鲜明对比。

塔拉务村四面环山,只有一条山沟通向洮河岸边。特殊的环境,使得这里的气温比该县其他地方都高,农民对土地失去希望,主要依靠劳务产业。5年前,村里人大都易地搬迁,留下的3户人家主要靠养牛养羊为生。

看着养育了祖祖辈辈的土地被撂荒,东乡县的有志之士有些不甘心。2021年,他们流转土地,修了2200立方米和1800立方米的两座蓄水池,浇灌播种马铃薯和玉米,但最终因成本太大而放弃。

转机出现在2023年,东乡县农业农村部门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抓住临夏州“千名科技人员下基层助推产业振兴”机遇,制定了“用科技力量让塔拉务荒田变良田”的计划。首先,动员本县企业家白海龙流转塔拉务村1056亩土地,随后协调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借助千名科技人员助推产业振兴的政策支撑,选派祁文锋和章文江等州县农技专家蹲点指导帮助。这一年,农业获得了丰收。

看到了科技的力量,2024年,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白海龙利用原有的水库,将流转的千余亩土地全部用上黑膜覆土垄上微沟及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等新技术,还引进了打孔地膜等新材料,配备了2台水肥一体机,新技术带来了大丰收。

2024年秋天,塔拉务村的马铃薯平均亩产达到6250斤,玉米亩产有1200斤。这里的马铃薯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特别好,全部被就地高价收购。

“这一切,都是科技的力量啊!”白海龙深有体会地说。看到丰收的景象,当地群众由衷地赞叹——原来东乡县的土地也是金土地,大山里的农田是良田。

大家算了一笔丰收账——和传统种植业相比,在农技人员指导下,改进了传统的机械化覆膜、播种、收获技术,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最关键的是,精准采用软体水管浇水、施肥,保证了农作物的出苗、生长、丰收。而铺设的滴灌毛管一年一换,每亩地只增加100元成本。

塔拉务村只是东乡县干旱山区农业提质增收的一个缩影。近两年,借助全州千名科技人员下基层助推产业振兴的机遇,让东乡县的很多荒地变成了良田。

编辑:海霞 责编:孔令定 主编:喇维平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2025 www.chinalxnet.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临夏州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市团结路25号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230079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