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7日
【理响临夏】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复兴伟力
时间:2025-06-26 来源:临夏州融媒体中心

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复兴伟力

马国栋  马玥

红色,是鲜血的颜色,是信仰的颜色,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色。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孕育形成的伟大精神谱系,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在临夏这片红色的热土上,红色血脉深深扎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临夏儿女为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在新时代的征程上,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复兴伟力,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神圣使命,更是临夏人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回首来时路,临夏红色血脉铸就辉煌历史

临夏,是一方红色热土一百年来,信仰在这里淬火中国共产党人为真理、为解放、为独立、为复兴,艰难求索、赴汤蹈火、舍生取义、不惧牺牲,留下了可歌可泣、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凝聚起为国为民、奋勇向前的磅礴力量。

革命先驱胡廷珍是甘肃最早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之一。他与李印平、杨松轩等同志1927年4月下旬在临夏成立的中共导河特别支部,是甘肃最早成立的三个党支部之一。他们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领导群众开展革命斗争,为临夏的革命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在风雨如晦的年代,他们以坚定信仰和无畏勇气,点燃了星星之火为临夏人民群众带来了光明希望

红军长征时期,红四方面军第四十二师在康乐县景古、莲麓一带休整部队、改善供给、扩大队伍他们宣传革命思想,组织群众开展抗捐抗税斗争,与临夏人民建立了深厚的鱼水情在风雨飘摇的年代,他们以真挚情感和真诚表现,聚起了群众之力,为临夏革命斗争提供了动力和源泉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国家面临生死危亡,全国无数中华儿女挺身而出,以生命践行“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军装;最后一碗米,用来做军粮”的誓言。这份誓言,是王二小在日军虎视眈眈中的机智聪颖、勇于牺牲,是赵一曼在遭受日军残酷折磨后仍坚贞不屈百折不回,是临夏籍将领鲁瑞林、唐万成马金福等人积极参军、踊跃参战,东北义勇军在冰天雪地中与日军殊死搏斗背水一战是将士们在台儿庄战役中的奋勇杀敌、视死如归……他们的英勇事迹可歌可泣,成为民族团结抗战的典范生动诠释了爱国情怀的深刻内涵。

二、立足当下时,临夏红色血脉照亮前行道路

红色血脉,不仅是一段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更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激励着临夏人民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奋勇前行。

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乡村振兴的征程上,临夏人民传承红色基因书写崭新篇章。许多乡村干部深入基层,了解群众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生态保护、文化建设等各项工作的开展。他们积极引导群众发展乡村旅游、特色农业等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同时,注重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乡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处突应变斗争及基层治理的进程中,临夏人民发扬红色精神体现顽强意志。许多基层干部挺身而出,明确社会目标,形成全面完善的治理体系,积极面对突发事件、危急情况、群众急需等各项任务。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源于群众又归于群众,做好群众的“知心人”,实事求是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与根本利益做出了重要贡献与巨大努力。他们用无私的精神和顽强的拼搏,诠释了为人民服务的正确内涵与核心定义。

三、展望新征程,赓续血脉凝聚复兴伟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站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的新征程上,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然而,我们也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前进的道路上仍有诸多风险挑战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在这样的背景下,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复兴伟力,显得尤为重要。

赓续红色血脉,要践行初心使命。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我们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解人民之所难积极投身到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去,让临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赓续红色血脉,要勇于担当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勠力前行。我们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积极投身到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去。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为临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赓续红色血脉,要弘扬奋斗精神。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我们要弘扬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勇吃苦、敢担当,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要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和“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斗争精神,为临夏的发展添砖加瓦。

红色血脉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在新时代的征程上,让我们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投身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实践中去,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壮丽篇章!

编辑: 责编:孔令定 主编:喇维平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2025 www.chinalxnet.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临夏州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市团结路25号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230079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