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低碳新坐标 擘画临夏发展新蓝图
◇魏林军
2025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临夏州正处于经济转型与生态保护协同共进的关键节点。立足当下,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发展号召,结合本地特色,全面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是临夏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临夏应积极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本地产业优势相结合,为绿色发展赋能。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在农业领域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实现精准灌溉、施肥,减少水资源浪费和农业面源污染;在生态保护方面,通过智能监测设备实时掌握生态环境数据,提高生态环境监管效率。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结合临夏文旅需求,鼓励相关企业发展旅游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智能机器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促进绿色出行,减少碳排放。通过引进技术和合作发展方式,逐步培育相关产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和能源消耗,为低碳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创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为临夏低碳经济发展注入金融“活水”。通过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临夏的绿色产业项目能够更容易获得融资支持。如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项目的开发与建设中,充足的资金可以保障项目顺利推进,扩大能源生产规模,提升临夏清洁能源在结构中的占比。对民营和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能激发临夏本地的绿色创业活力。众多从事绿色产品生产、环保服务的小微企业得以发展壮大,为低碳经济增添创新元素和多元业态。同时,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和基础制度,进一步引导金融资源流向低碳领域,让绿色项目的融资更加顺畅、高效。如设立绿色产业发展基金,为新能源项目、绿色建筑项目等提供资金支持;鼓励银行推出绿色信贷产品,降低绿色企业的融资成本。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是临夏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持续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固体废物综合治理行动计划,加强对新污染物治理和环境风险管控。建立完善的垃圾分类和回收体系,提高固体废物的回收利用率,减少垃圾填埋和焚烧产生的碳排放。深入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临夏拥有独特的自然生态资源,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全面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加强对太子山沿线、黄河沿岸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推动生态修复工程,提高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积极参与“三北”工程标志性战役,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提高森林覆盖率。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保护本地珍稀物种和生态系统。坚定推进黄河临夏段的生态保护,借鉴长江十年禁渔经验,对黄河流域的渔业资源进行科学保护和管理。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对于因生态保护而限制发展的区域和群体给予合理补偿。挖掘临夏的生态产品价值,通过生态旅游、绿色农产品销售等方式,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行动中,临夏要将低碳理念贯穿始终。制定绿色建筑标准,鼓励新建建筑采用节能、环保的设计和材料,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在改造过程中,采用节能灯具、节水器具等绿色设施,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统筹城市低效用地再开发,规划建设绿色产业园区和生态商业区,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加快健全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加强燃气、给排水、热力、地下管廊等建设和协同管理。通过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布局,减少能源损耗和环境污染。如合理规划热力管网,提高供热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为临夏绿色消费市场的培育带来新机遇。随着数字、绿色、智能等新型消费的加快发展,临夏居民对绿色产品的需求将逐步释放。本地绿色农产品凭借其生态优势,有望通过创新消费场景,如电商直播、绿色农产品展销会等,拓展市场,增加农民收入。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开展碳排放统计核算,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碳标识认证制度,积极应对绿色贸易壁垒。虽然临夏没有“沙戈荒”资源用于大规模建设陆上大型新能源基地,但可以充分利用本地的太阳能和相对丰富的风能资源,建设中小型分布式新能源项目。在农村地区推广光伏发电,在风力资源较好的山区建设小型风电场,满足本地用电需求,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此外,临夏可以积极参与跨区域能源合作,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区域协同。在能源领域,与周边地区共同规划能源输送通道和储能设施,实现能源的互补和共享;在产业方面,协同开展绿色产业布局,避免同质化竞争,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的格局。在农业领域,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广绿色种植、养殖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培育绿色农产品品牌,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同时完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加强重点用能用水单位节能节水管理,进一步完善“八七”分水方案,推动企业采用先进的节能节水技术和设备,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水资源浪费,通过多方面的节水管理措施和保障机制,临夏将进一步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缓解黄河流域水资源压力,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临夏在低碳经济发展道路上,机遇与挑战并存。通过借数字之力赋能、金融赋能、加强生态建设、推进城镇化、保护和培育绿色产业等多方面举措,临夏必将在低碳经济领域迈出坚实步伐,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为全面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建设美丽新临夏贡献力量。【作者单位:中共临夏州委党校(州行政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