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融媒记者 马琼洁
初夏的河州大地满城繁花、景色绚丽,各个领域热潮涌动、活力迸发,一幅幅热火朝天的“夏忙图”徐徐展开。
经济运行质效齐升,发展动能不断增强,市场消费持续向好,民生福祉更加殷实……回望过去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临夏市委、市政府紧扣全州打造“五个地”和全市“打造魅力花都、建设公园城市”的目标定位,树牢首位意识、坚持首位标准、释放“十城优势”,团结带领全市上下感恩奋进、实干争先。一份份稳健的答卷,生动诠释着临夏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丰硕成果。
临夏市鸟瞰图
大型历史文旅实景剧《花开临夏五千年》在国家4A级景区八坊十三巷演出
美丽乡村折桥村
黄河流域九省(区)第二届农民篮球邀请赛在义乌广场举行
注重求新求变、另辟赛道,着力建设创新之城。始终锚定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建成投用万级无菌牛心包生产实验室,首批心脏瓣膜产品投产下线;建成全省直播电商示范基地,牛羊肉电商销售额达到7亿元,推动传统牛产业实现了向生物医药赛道、直播电商赛道的“两个转换”。道合公司“快点出发”定制客运平台签约80余条客运专线,拓展甘肃、青海、新疆等多地市场;州智算中心落地临夏市,数字经济产业园加快建设;百益亿农国际鲜花港延链补链、扩大规模,平台经济、数字经济和智慧农业实现“三个突破”。
加快城乡融合、建管并举,着力建设宜居之城。先后拓通“断头路”5条,改造市政道路2条,统筹抓好棚户区、老旧小区、灾后重建、公房改造、市政设施建设,城乡群众生活环境更加舒适宜居。完成枹罕乡村建设示范镇和6个示范村建设,发展牛羊、花卉、树莓等特色产业,枹罕镇入选2023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360万元,输转劳务4万余人、创收11.9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同比增长6%、8.5%。深入实施“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办好小红星公益课堂和关心关爱幸福食堂,“老有颐养”“幼有善育”“困有所扶”的幸福生活圈加速构建。加快建设妇幼保健院,统筹抓好医共体建设、智慧医疗场景打造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市人民医院、民族医院就诊人数分别同比增长20%、13.3%,群众在家门口看病就医更有保障。深入践行“无废城市”理念,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厨余垃圾再生处理、医废处置项目满足全州处理需求,彰显了黄河上游精致小城的生态担当。
突出优质均衡、提升质量,着力建设宜学之城。投入资金1.2亿元,推动团结北路幼儿园等4所学校投用招生、新增学位7590个,招引教师524名,组建德雅高中教育集团,推进托管和寄宿制改革,全市各学段学生成绩、高考“双一流”院校录取人数稳步攀升,河州中学高中、初中成绩跃升全州前列,市五中、市一中成绩排名全州前五,新华小学、实验小学、逸夫小学、前河沿小学办学卓有成效,红园路小学实现了“放飞领跑”的跨越,“联合办学、托管办学、集团化办学”的成效全面显现。
河州牡丹文化公园
聚力深化改革、攻坚克难,着力建设宜商之城。扎实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行动,到位落实金融信贷、税费减免等惠企政策,发放“两新”补贴4879万元、带动消费2.2亿元。全力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年内签约落地建设招商引资项目26个、签约额82.5亿元,到位资金52亿元、同比增长102%。开辟“直播+电商”新业态,1500余家市场主体向直播带货、线上零售模式加快转型,全年电商销售额突破10亿元。深入实施“强工业”行动和“5540”百亿工业企业培育工程,新入规工业企业3家,工业增加值增速达14.5%,工业经济发展彰显出了蓬勃活力。
加强节会引流、创意赋能,着力建设宜游之城。临夏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牡丹文化嘉年华连续高规格举办,全民演唱会、夜间篮球争霸赛等热门活动轮番上演,匈牙利交响音乐会、冯巩领衔相声表演等节目演出精彩纷呈,《花开临夏五千年》剧游展现河州历史文脉的独特魅力,《相约临夏》文旅宣传片让临夏市不断火爆出圈,“河州味道·临夏美食”成为来临游客品不尽尝不够的味蕾盛宴,游客体验感、满意度持续提升,全年接待游客1450万人次、实现旅游花费79亿元,游客人数、旅游花费创历史新高。
着眼产研结合、延链强链,着力建设牡丹之城。牡丹花蕊茶、鲜花饼等衍生产品相继投产,种苗繁育、花卉培植和精深加工集链成群;超级玫瑰工厂生产降本增效,年产鲜切花7000万枝、产值达1.47亿元;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投入使用,10万株百合、绣球等8个品种花卉竞相绽放,鲜花港二、三期和花卉艺术中心、精深加工项目加快建设,12个前置仓和冷链物流覆盖全国重点城市,69万枝鲜切花远销国外,“花卉+电商”深度融合,花卉品种、产业体系、链条价值不断攀升。全年种植牡丹、月季等花卉苗木55.6万株、仿真花16万束,把牡丹元素融入城市景观小品、沿街路灯、美化亮化中,紫斑牡丹成为随处可见、可感可及的深刻烙印。
聚焦综合施策、挖潜增效,着力建设活力之城。引进永恒光、华太圣阳等企业入驻工业园区,胜财鑫邦电线电缆项目仅投产7个月产值达到1.2亿元,园区经济向新而行、聚能成势。坚持大抓项目不动摇,谋划储备总投资264亿元的275个优质项目,争取各类资金36.6亿元,全年竣工投用38个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6.8亿元、同比增长9%,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通过深化国企改革、落实惠企政策等一系列务实举措,临夏市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越来越强,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占全州80%、市场主体总数占全州27%、房地产销售面积占全州50%,商品房去化周期15.4个月,在省州内属“一枝独秀”。
牡丹长廊游人如织
百益亿农国际鲜花港
与此同时,全市上下众志成城、团结一心,各级干部挺身而出、勇毅担当,社会各界倾力支持、和衷共济,着力建设奋进之城、彩陶之城、团结之城,为加快形成“东优、西强、南美、北绿、中好”均衡发展格局,把临夏市建设成为“你喜欢的样子”提供了重要支撑和强大动能。
一路承压前行、一路追赶奋进,临夏市将紧握奋斗之桨,高扬团结之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埋头苦干、锐意进取,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临夏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