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荣誉是责任,不是功劳簿。”面对“全国先进工作者”的殊荣,积石山县公安局刘集派出所副所长石明海语气坚定。从军营“尖子兵”到扎根基层20年的“老片警”,从抗震救灾的“逆行者”到群众心中的“贴心人”,这名45岁的土族汉子用半生坚守,在黄土沟壑间写下“人民公安为人民”的生动注脚。


2000年,石明海在驻酒泉某部开启了军旅生涯,以“训练尖子兵”的称号淬炼出钢铁意志。2005年,他褪下“橄榄绿”换上“藏青蓝”,在积石山县的派出所扎下了根。
“当时啥都不懂,跟着老前辈学怎么和群众打交道。”石明海回忆初入警营时的青涩,如今却成了年轻民警口中的“师傅”。20年间,他辗转4个派出所,笔记本里密密麻麻记录着当地社情民意,一个个隐患在走访中消除,一起起纠纷在他的“真心、耐心、责任心”下化解。“石明海尽职尽责,平易近人,我们和他都是老熟人啦!”群众舒心地说。
“他调解矛盾时,总能从炕头唠到地头,把法理说到人心里。”刘集乡派出所所长胡殿昌感慨道。面对石明海获得的殊荣,胡殿昌告诉记者,这既是个人荣誉又是全所的骄傲,他是全所民警学习的榜样。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积石山县6.2级地震撕裂了静谧的冬夜。正在值班的石明海与同事冲向受灾最严重的大河家镇,在余震中徒手扒开砖瓦,从废墟中背出被困老人;凌晨时分又冲进倾斜的二层小楼,救出腿脚不便的大娘。震后72小时,他在警车里仅休息2小时后,又带领队伍疏散800余名群众,搭建帐篷100余顶,分发物资2万余件。石明海和同事们在危难时刻用实际行动彰显了人民警察的为民情怀。
他的荣誉簿上刻着沉甸甸的足迹:2023年获甘肃省公安厅“优秀社区民警”表彰,2024年接连荣获甘肃省“我最喜爱的十大人民警察”特别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登“中国好人榜”。在女儿石静怡眼中,父亲最闪亮的勋章是她奋斗的目标:“他是我心中的英雄,长大以后我也要像他一样为人民做贡献。”
“当警察就要对得起这身警服。”石明海办公桌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书籍卷了边,电脑里存着参与“缉枪治爆”“护校安园”等专项行动的百万字的资料。20年来,他办理案件上千起,却保持着“零投诉”记录。“办案要像老农种地——脚沾泥、手沾土、心沾热乎气。”这是他给徒弟的箴言。
由于石明海工作的特殊性,他和家人聚少离多,妻子何英红坦言,结婚十几年,石明海几乎每天都忙于工作,陪伴家人的时间少之又少,儿子女儿的家长会一次都没有参加过,“说实话,起初我心里总是抱怨他忙于工作,忽略了家人,但是慢慢地我也理解了警察这份职业的特殊性,以前的抱怨变成了支持。”落日余晖中,石明海的身影又一次没入刘集乡的炊烟里。身后的宣传栏上,“全国先进工作者”的表彰决定墨迹未干,而他的脚步依然朝着群众呼唤的方向延伸。正如他在入警后立下的铮铮誓言:“勋章不是终点,是新的起点。只要乡亲们需要,我永远是他们身边的守护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