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萍
在临夏,喜牡丹者几乎都知车玉琳,因为他有个雅称曰“车牡丹”。诚然,车玉琳是爱牡丹,因画牡丹出名而获其美称。
一个画牡丹之人,十几年前有名气,这些年来的无数次研习,画了无数幅牡丹作品,对牡丹的艺术表达又有精进。
春风笑醉牡丹月之时,车玉琳又让笔墨悠然展开国色天香与雅竹之作,用墨色讲述胸中的草木之情与艺术之性。
历代文人墨客赞美牡丹、荷花、墨竹、紫藤等,当然还有鸟雀蜂蝶的陪伴,艺术家笔下的表现手法颇多,工笔、写意、兼工带写等,那些作品不仅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也代表了中国的文化和民族精神。
车玉琳曾经学习齐白石、张大千、吴昌硕、八大山人等名家作品,所以他的部分画面灵动自然,其美令人心动。后来,他又喜王雪涛大师的作品,然后便是张立辰先生的。
这些年来,车玉琳在不断学习,研读经典名作,对连续4年的洛阳和菏泽牡丹采风写生作了总结,又数次前往景德镇,学习研读瓷器上的牡丹的呈现,一次次尝试,一次次研磨,不仅提高了自己,也塑造了“车牡丹”的艺术特色。
一张宣纸铺开,车玉琳对牡丹对菡萏对紫藤对墨竹的热情扑面而来,花团锦簇或锦绣未央,皆在纸上超然脱俗,灿烂又高洁,悠然绽放。
那些情愫或艳丽,或清新,或温婉,或淡然,把墨韵五彩之美彰显得淋漓尽致。
那些牡丹,或娇羞,或雍容华贵,或低眉垂眼,或仰望天空,或静听,或安之若素,或簇拥,或自成一景,林林总总,万千姿态与宠爱的牡丹,都是车玉琳的牡丹。
那些菡萏或含苞待放或出淤泥不染或淡雅,都是车玉琳笔下的荷。
那些紫藤花儿,一串串一簇簇,垂着纷繁与简洁,一只只蜜蜂藏匿花间,似乎要掉落在纸端,似乎那是车玉琳的紫藤。
从酣畅淋漓到一气呵成,从青涩到胸藏笔墨艺术精髓,一路走来,车玉琳灵魂生长的美在延展。
车玉琳画笔一提,或唇角微扬,调和颜料,刷刷几笔,伏案疾书,或站或坐而画,也是一幅画。
车玉琳没有辜负自己,他在自我挑战,在一次次的创作中提高自己。
在雅俗共赏的作品里,诚然有不如人意之作,但依然坚持创作。
夜深人静,车玉琳赏读宋词,坐在月色里反思,找寻灵感。
他在相生相爱的水墨与重彩间,一次次领略虚实、浓淡、平远、高远和留白,让中国画的写意精神绽放在画笔下。
于是,读专业书籍,读相关或无关的书籍,尽可能理解汲取文化的研修、领会,然后融会贯通。
画作往往源于眼前的真实景物,因此生动而富有情趣。
中国画注重“韵”字,所以欣赏一幅因“韵”而喜欢的画作时,会念念不忘,一再咀嚼其神韵。
车玉琳是持有文艺情怀的,他把那些画当作“恋人”呵护,创作时沉湎自我境界之中,一览无遗地彰显他秉持的热爱、智慧、情感和思想,令赏识之人细细品味。
他的画作,形态色彩自有其特色,那是他的专属。欣赏车玉琳及其画作之人,在他的作品里有共鸣,即使一闪而过或是某一刻,折服打动人心的便是其气韵与意境之美,那些美不仅滋润了车玉琳,也陶冶了他和赏画之人的情操。
于是,心境自然舒坦愉悦,对无矫揉造作之感频频点赞,自然又自信的画理与画风,让大家为其叫绝,“车牡丹”之名传开,对他笔墨下的牡丹也情有独钟!
情有独钟的画作,自是欢喜,爱不释手,举一杯清茶,品茗闻香,日子惬意。
于是,车玉琳的灵魂与画室画事也国色天香,倾国倾城,自成一景。
车玉琳作品选登
车玉琳,男,汉族,甘肃省临夏人。现为甘肃临夏市第一中学美术教师,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临夏市美术家书法家协会主席,临夏市政协书画院院长,临夏州美术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