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阳光正好,临夏州中医医院门诊楼前的老槐树抽出新芽,树下候诊的患者手中捧温热的中药袋,轻声交流着某位医师的妙手仁心。这是一所始终与中医药发展同频共振的医院,在传承与创新的双轮驱动下,书写着新时代的杏林传奇。该院始终坚守“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初心使命,如今已成长为集医疗、教学、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三级乙等综合性中医医院,为我州群众提供更有温度、更具品质的健康保障。
“拇指按揉足三里,力度要像春风拂过琴弦。”该院骨伤二科主任张卫东正手把手教年轻医师推拿手法。他的袖口沾着淡淡的艾草香,指尖在穴位上起落如蝶,“当年我师父教我时,说中医手法是‘手上有针,心里有秤’,这秤砣就是对每位患者的敬畏心。”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医院的各个角落上演。
该院坚持以中医药为本,强化专科品牌建设,推进中医优势专科建设。骨伤科为国家级重点中医药专科,糖尿病科、康复科为省级重点专科,健康管理中心(治未病科)、儿科为州级重点专科。医院人才济济,现有甘肃省名中医2名,临夏州拔尖人才5名、名中医5名、名医2名。设有36个临床医技科室,含4个省级和4个州级中医药重点专科。此外,新成立老年病科等6个科室,提升疾病救治能力。开展70多种中医适宜技术,增加道地中药材品种,精煎中药汤剂,中药收入占药品总收入的44.86%,并提供个性化用药加工服务。
“杨主任,您看这个CT影像……”在骨伤科诊室,主任医师杨晓荣正带着团队进行中西医联合会诊。治疗床上,银针在患者特定穴位精准刺入,配合现代康复设备,传统医学与现代科技在此碰撞出奇妙火花。
该院多举措强化医疗技术管理,健全急危重症及疑难病救治体系;完善医疗技术管理档案,深化优质护理内涵;落实医技科室限时服务承诺;开设用药咨询窗口,推行临床药师及处方点评制度;实行无假日门诊,优化服务流程,加强门诊资源调配,开展日间手术,推进“大门诊、小住院”转型;探索中医综合治疗及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强化先进设备辅助诊断,提升远程诊疗系统使用效率,促进科室资源整合。
“我们始终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发展理念,致力于将优质中医药资源送到群众身边。”康复科主任马学云表示,除推广的中医适宜技术外,医院中医内科、针灸理疗科、康复医学科等专科门诊已形成特色诊疗体系,可提供中药调理、亚健康干预、术后康复等一站式服务。
“医院公众号上经常推送针灸、推拿、拔罐、艾灸、穴位贴敷、刮痧及中药熏蒸法等中医特色诊疗适宜技术信息,进一步普及中医药文化,同步启动‘三伏贴’贴敷治疗服务,满足城乡居民基础医疗服务需求,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中医药特色服务。”马学云说。
此外,该院积极打造“指尖上的医院”,以数字化赋能中医药服务便捷化、智能化。通过搭建一体化智慧医疗平台,患者可在线完成预约挂号、报告查询、诊疗缴费等全流程服务,实现线上线下无缝衔接。同步对接中药煎煮、个性化用药加工的线上预约与配送体系,让“精品”中药汤剂直达群众家门口。
临夏州中医医院一方面深耕智慧医院建设,通过信息化技术赋能诊疗流程,构建高效有序的现代化医疗服务体系;另一方面强化内涵建设,统筹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多元业务协同发展,着力打造中西医结合特色诊疗高地,在改革发展之路上稳步迈进,蹚出一条适合自身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为我州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