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科学引领 筑牢公路养护高质量发展基石
时间:2025-03-24
来源:临夏州融媒体中心
临夏,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强烈的紫外线、剧烈的昼夜温差、反复的冻融循环,让这里的每寸公路都经历着自然界的“压力测试”。面对特殊地质气候的严峻考验,临夏公路人用科学化养护锻造“金刚铁骨”,在破解自然因素、交通量增长等“复合型损伤困局”中探寻公路长寿密码。“制度管人、流程管事”,中心以制度创新破题,修订完善90余项制度规范及《内部控制手册》,针对养护工程项目,构建规划、施工、验收、审计等全流程制度网络。通过“三级审核+内部咨询”决策机制,推行“一路一策”差异化设计,优化项目流程,为实现养护工程第一季度“开门红”奠定坚实基础。
施工图设计评审会议
“因路施策,差异养护”,中心依托路况技术检测数据,结合气候特征、交通量、病害成因分析,科学研判路况发展趋势,按“差异养护”精准制定养护计划,构建“数据驱动+分级管控”决策体系。针对东乡县黄土地区、临夏县易冻胀地区等周边重点区域,按“轻重缓急”动态调整养护预算,优先保证防汛减灾、除雪保畅、小修保养等重点项目。有的放矢,精准施策,对路况指标衰减较快路段,实施“两个集中”养护工程和预防性养护工程,集中有限资金实施183.421公里示范路创建,实现养护决策从“经验驱动”向“科学驱动”的转变。
路面灌缝作业现场
“实验室+现场”模式,中心充分发挥试验检测室科学养护体系建设的支撑作用,精心编制试验检测室三年发展规划,新建472.92㎡标准化试验场地,配置201台(套)试验仪器,充实持证人员队伍,以养护工程为契机,构建“施工图设计-原材料-成品料-实体质量-效果评价”全过程检测体系,实现质量与效益双提升,力争三年的发展,将试验检测室打造成临夏公路发展中心科技创新的前沿、科学养护的保障、技术服务的支撑“三大支柱”。
砂当量试验
“资源共享,协同发力”,面对极端天气与复杂路况,中心以“大交通”思维深化区域合作,与定西、甘南公路发展中心及青海省海东公路总段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形成资源共用、优势互补、协同发力、成果共享的工作新格局。2025年累计开展跨区域除雪保畅12轮,高效处置突发险情4起,协同响应时间缩短至20分钟,省界、市州界路段通行时间较之前缩短约30分钟。该机制成功实现甘青省界、甘南州界路段应急处置全流程提速50%。
跨区域开展除雪保畅工作
“少封路、快施工、保畅通”,中心推行集中养护、夜间施工、错峰施工及“快进快出”模式,最大限度降低养护施工对公众出行的影响,上年度累计发布占道作业施工信息59项/336次,S106线临夏至刘家峡段油路修补工作,从20时至凌晨3时采用“夜间施工+错峰施工”作业,加快施工进度,将施工对车辆通行的影响降到最低,保障车辆安全通行,用实际行动践行“还路于民、让路于车”的服务理念。
夜间油路修补施工

编辑:
责编:孔令定
主编:喇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