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刚林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器官功能衰退,体温调节和耐寒能力下降,容易感染多种疾病。尤其冬季是老年人各类疾病的高发季节,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等易发或加重。
那么,老年人在冬季该注意哪些疾病,保持身体健康呢?近日,记者采访了州中医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张德志。
张德志说,冬季对老年人的健康是一个考验,气温的急剧下降和冷风的侵袭,不仅容易加重老年人已有的疾病,还可能诱发新的疾病,但只要老年人重视自我保健,注重疾病的预防,就能平安过冬。在冬季,对老年人构成威胁的疾病主要有以下几种。
呼吸系统疾病:冬季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季节,老年人容易感染流感、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这是因为冬季气温降低,空气湿度较低,容易导致呼吸道黏膜干燥,病毒易在这样的环境中传播。
心血管疾病:冬季气温低,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容易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老年人由于血管弹性减低,更容易受到寒冷天气的影响,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骨关节疾病:冬季,关节容易受到寒冷刺激,导致骨关节疾病的发作,如关节炎、颈椎病、腰椎病等。尤其是对于患有骨质疏松症的老年人而言,一不小心就可能导致骨折。
消化系统疾病:冬季老年人的消化功能下降,容易出现胃肠道疾病,如胃炎、胃溃疡、肠炎等。气温下降会导致人体受冷后血液中的组氨酸增多,胃酸分泌增加,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抵抗力随之下降,从而引发胃病复发。
精神心理疾病:冬季天气寒冷,阳光不足,容易导致老年人情绪低落、抑郁等精神心理疾病。
张德志说,冬季对老年人健康构成了较大的威胁。因此,了解这一季节性特点,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日常生活中,老年人要注意以下几点。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避免接触有呼吸道感染的人群,可减少感染的风险。
注射疫苗:根据自身情况及时进行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疫苗的注射,最大程度预防呼吸道感染。
润肺补肺:除了要及时涂抹油性的润肤霜外,最根本的还是要从内“润”。中医认为“肺主宣发肃降,主皮毛”,白色入肺,常吃白色食物,如白萝卜、花生、白果、山药、胡桃仁、百合、银耳等,能健脾润肺、滋阴润燥、养血润肤,预防呼吸系统疾病。
适量运动:选择适合的运动,老年人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低强度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这些运动可以增强免疫力和心肺功能,提高抵抗力。老年人在进行运动时应注意安全,避免在结冰的路面上行走或进行户外运动,以防跌倒或受伤。
多晒太阳:常晒太阳能补充人体阳气,温阳驱寒,“背日光而坐”适用于老年群体的健康保健,能使遍体和畅,增强机体免疫力。同时,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和身体抵抗力。
关注心理健康: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良好的沟通,还可以通过学习书法、绘画、园艺等兴趣爱好来丰富自己的生活,缓解孤独感和焦虑情绪。
张德志说,老年人在冬季的日常膳食应以温、补为主,宜吃一些高热量、高蛋白的食品,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做到荤素搭配,以增加营养、增强御寒能力。
忌多:少吃多餐,忌暴饮暴食。饮食过多,会使胃肠发生急性扩张,引起胃肠消化吸收功能紊乱。
忌硬:人到老年,牙齿松动,消化功能低下,食物宜切碎煮烂,忌进食过硬食物。
忌偏食:老年人饮食应多样化,合理搭配食物,注意补充些含铁、钙丰富的食物。
忌寒:老人体多阴虚,不喜寒,饮食宜温热,可暖胃养身,尤其在寒冷的冬天。
张德志提醒,老年人应注重饮食的均衡,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鱼类、豆类、禽肉等,减少高脂肪、高糖、高盐食物的摄入,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同时,要多喝水,每天的补水量应达到2000至2400毫升。应避免吃隔夜菜、凉拌菜等容易引起腹泻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