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曙明,生于1955年,甘肃临夏市人,临夏州歌舞剧团退休美工,现为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水彩画协会理事,临夏州美术馆馆聘画师。 数十年来,致力于民间艺术的传承和舞台美术的创新,尤喜水彩,并在其创研上做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将东方艺术的意象性融入西方艺术的具象图示,创作了不少既有写实的田园风情、地域风貌,又能彰显个人思想、情怀和心性的精品佳作,诸多作品频频入选省内外各级各类大展,荣获省上水彩双年展一、二、三等奖项,获奖颇丰。
岁 月 如 歌
冯丕烈
知悉画友、发小曙明先生举办画展,深感欣慰!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我们一起学画,经常背负画具奔波在田间地头,青山绿水之间,其乐融融,记忆犹新。
其后,他的学画之路一波三折,曾与他心仪的美术院校失之交臂,但对绘画的追求一往情深,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令人钦佩!
时至今日,他已在水彩画和国画等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令人刮目相看。
众所周知,水彩画是一门普及性强但又很难把握的画种,曙明先生利用水的渗融效果及白纸的底色,使画面产生透明感及轻快、湿润的艺术效果。他通过多年的勤奋探索均能轻松自如驾驭这些技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田园牧歌》《秋色乐章》等,使观者赏心悦目,如饮甘醇,醉心在他的艺术世界中。
他的中国画作品主要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花卉题材,构图简练,设色淡雅,干、湿、浓、淡,相得益彰,获得人们的好评。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虽然,他已步入暮年,但其艺术正渐入佳境,我们真切期望他更多更好的作品问世。祝福他艺术之树常青!并籍以此文共勉之。
(作者为临夏州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
回望与艺术分享
杨占福
时光如梭、岁月如歌,数十年光阴恰如白驹过隙,弹指间淡入烟云。在这看似漫长而又短暂的岁月里,年届七旬的曙明先生,始终秉持着对艺术的无限热爱与执着追求,笔耕不辍,精品不绝,率性、朴实的画风里越来越多地透出鲜活的恣意和真趣,其韵致和魅力总能给人以悦己悦人的快感。
多年来,曙明先生之所以坚守初心、不言放弃,就是因为他所热爱的艺术给了他太多的疗愈和滋养。曙天澄明展既是曙明先生对个人艺术旅程的一次回望,更是基于至真、至善、至美的一次精彩分享。
走进曙明先生作品的意境,感受他炽热的情感、体会他灵魂深处热情奔放且不失倔强的那份脉动,即离去思考作品故事带给我们的一些启示……
(作者为临夏州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
曙明其人其画
车铭奋
曙明先生是个很有才情的人,年少时对美术极为喜欢,和我州油画家冯丕烈老师一起在著名油画家周大正先生门下学画,受其影响对绘画的感悟与理解极为深刻。70年代国家恢复高考,他曾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北民院,但因种种原因,未能进入高校学习,成了他人生中的一大心痛与憾事,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对艺术的追求,热爱之情更显强烈。他先后在临夏地毯厂和州歌舞团做美工,也从未离开过艺术的浸润,加上天资聪颖,获全省水彩画展一等奖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据说他曾画电影票看电影,每每入院从未识破,他家里茶几下至今还压着他画的演出道具——百元大钞,逼真程度曾让多少人看走了眼,每当我为此赞叹不已时,他总曰:雕虫小技而已!画电影票混影院成了我们茶余饭后的笑谈,但先生扎实的绘画功底确实令人钦佩,特别是他的水彩画,极具水味,用笔自由洒脱,设色清新雅致,尽显酣畅淋漓之气,获同道好评。
曙明先生是一个极为有趣的人,在长期的交往和每次的小聚中,他总是给人带来无尽的笑声与欢乐,许多生活中的趣事,成了朋友们时常拿来进行二度创作的幽默元素,此时语境我无法表述,但这些趣事每经海茫老师添枝加叶的演绎,又会出现意外的笑点,此时的他俨如捧哏,也在极力配合,谁都知道,这是两位老友在即兴表演,自然也就不探其究竟,只管享受这朴素的、很接地气的、又是别样鲜活的诙谐与幽默。曙明先生为朋友和我们这个不大的圈子带来了无限的快乐和趣味……
曙明先生是对朋友极为真诚的人,朋友略有值得庆贺之事,他率先请客以示祝贺!每次请朋友小聚,其热情程度让人心生愧疚,让人不得不一遍遍反思我们对朋友间相处时该拿出怎样的真诚,曙明先生比我年长很多,我很庆幸在生命中能遇到如此的良师益友,不断得到在为人处事上的引领……
今闻先生作品集出版,很想一睹为快,好在海茫老师设酒局以示祝贺,让我如愿看到了这本装祯精良、印制精美的画册,这可是一位老艺术工作者半生的心血和全部精神世界的呈现啊!油墨未干处散发着艺术的清香,画册辑入的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创作年代跨度大,涵盖领域尤为广泛,但皆为其所爱。这个世上几乎没有完美作品,就像没有完美的的人生一样,艺术作品有缺憾、有瑕疵这也是艺术人的宿命,能努力将自己作品完美呈现给世人也是艺术人的夙愿!曙明先生不仅通过多年的努力做到了这点,还为沉寂的临夏美术星空增添了许多生机!
曙明先生虽年过古稀,仍笔耕不辍,这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精神,是我们后辈的财富,也是美术人值得崇尚的品格!余下的时光愿先生在快乐与健康中度过,在诗情和画意里完成修行……
(作者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临夏州文联兼职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