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健康带给各族群众
——记全州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马振华
记者 刘刚林
带领年轻医生教学查房
在病人眼里,他是一位值得信赖的医生;在同事心中,他是一位爱岗敬业的院长;而他认为,自己只是—名平凡、普通的医务工作者。他就是全州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临夏市南龙镇卫生院院长马振华。
“嗓子稍微有些发炎,不是大问题,输两天液就好了。”记者见到马振华时,他正在为82岁的马成林做检查。“马院长医术高,对病人很关心,我们都非常信任他。”马成林笑着说道。
守护各族群众健康是马振华一直在做的事情。36岁的马振华是名共产党员,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10多年来,他始终将群众健康放在首位,凭借熟练的专业技术、良好的医德医风获得广泛好评。
“马院长工作特别认真,不管多忙多累,他每天早上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各个病房询问病情,了解病人用药情况及病程;下班前总会详细盯对每一位病人病例,对临床医生提出更合理、经济有效的用药建议;不论是检查治疗,还是给病人开展中医理疗服务,他都为病人精打细算,想方设法让病人花最少的钱消除病痛。”卫生院医师徐霄鹏说。
南龙镇位于临夏市南郊,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马振华作为卫生院院长,深知肩上的责任和担子。为此,他在日常学习业务知识的同时,坚持学习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身作则,把民族团结贯穿到各项工作中。近年来,他带领卫生院医护人员在着力打造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的同时,站在维护民族团结前列,乐当民族团结研究员、宣传员、联络员,营造各族医护人员和患者互帮互助、携手并进的融洽氛围。
“作为医生须有强烈的责任心,要从病人角度出发,尽全力为病人解除痛苦。”这是马振华始终坚持的治病救人理念,他不分民族、性别、贫富,一切为了病人,在群众当中威望很高。
该镇张王家村村民姬双来,患有高血压病,丈夫患有耳聋,儿子患有癫痫,一家三口无法从事正常劳动。马振华了解情况后,上门核实,制定治疗方案,并为她和儿子办理慢病卡。通过治疗,姬双来的高血压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儿子通过药物控制,已在临夏市一建筑工地找到一份工作。“马院长是个好大夫,把我们当亲人,一直上门免费给我们量血压、测血糖,我们全家人都很感谢他。”姬双来这样评价马振华。
“上学免费、看病有医保、创业有贷款,现在这么好的条件,以前想都不敢想,我们一定要团结友爱,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开展义诊、送医上门是马振华践行民族团结的具体实践。在每一次义诊现场,他除了详细给群众检查身体外,都会讲解一些民族团结知识。有的老人年纪大,腿脚行动不便,他就和医护人员上门巡诊,让老人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马振华不仅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还乐于专研业务,组织全院医护人员积极学习应用先进经验,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同时,他还注重对年轻医生的培养。“马院长是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也是我的老师,他手把手教我,将我从一名刚出校门的学生培养成一名合格的医生。”定向医学生海金文说,马院长耐心栽培,让更多年轻医生参与到守护南龙镇各族群众健康的队伍中。
2020年春节,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节日的祥和。1月24日,马振华接到指示后,立即联系市疾控中心,并组织人员开展密切接触者流行病学调查和身体状况随访工作。
面对南龙镇老旧小区多、外来人口多、人口密集和防控形势复杂等实际,马振华以基层党员医护工作者的责任感,迎难而上,带领卫生院全体干部职工和所有村医构筑起南龙镇联防联控的第一道安全防线。“现在想想,就算当时再危险,我都必须上,这是医者使命。”马振华坚定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