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4日
临夏文苑·春节特辑
时间:2022-02-01 作者:山桦

1643856493156785.jpg

1643856428679125.png

网络配图

春天最先是闻到的

◇ 冯骥才

那时,大地依然一派毫无松动的严冬景象,土地邦硬,树枝全抽搐着,害病似的打着冷颤;雀儿们晒太阳时,羽毛乍开好像绒球,紧挤一起,彼此借着体温。你呢,面颊和耳朵边儿像要冻裂那样的疼痛……然而,你那冻得通红的鼻尖,迎着冷冽的风,却忽然闻到了春天的气味!

春天最先是闻到的。

这是一种什么气味?它令你一阵惊喜,一阵激动,一下子找到了明天也找到了昨天——那充满诱惑的明天和同样季节、同样感觉却流逝难返的昨天。可是,当你用力再去吸吮这空气时,这气味竟又没了!你放眼这死气沉沉冻结的世界,准会怀疑它不过是瞬间的错觉罢了。春天还被远远隔绝在地平线之外吧。

但最先来到人间的春意,总是被雄踞大地的严冬所拒绝、所稀释、所泯灭。正因为这样,每逢这春之将至的日子,人们会格外的兴奋、敏感和好奇。

如果你有这样的机会多好——天天来到这小湖边,你就能亲眼看到冬天究竟怎样退去,春天怎样到来,大自然究竟怎样完成这一年一度起死回生的最奇妙和最伟大的过渡。

但开始时,每瞧它一眼,都会换来绝望。这小湖干脆就是整整一块巨大无比的冰,牢牢实实,坚不可摧。它一直冻到湖底了吧?鱼儿全死了吧?灰白色的冰面在阳光反射里光芒刺目。小鸟从不敢在这寒气逼人的冰面上站一站。

逢到好天气,一连多天的日晒,冰面某些地方会融化成水,别以为春天就从这里开始。忽然一夜寒飙过去,转日又冻结成冰,恢复了那严酷肃杀的景象。若是风雪交加,冰面再盖上一层厚厚雪被,春天真像天边的情人,愈期待愈迷茫。

然而,一天,湖面一处,一大片冰面竟像沉船那样陷落下去, 破碎的冰片斜插水里,好像出了什么事!这除非是用重物砸开的, 可什么人、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但除此之外,并没发现任何异常的细节。那么你从这冰面无缘无故的坍塌中是否隐隐感到了什么……刚刚从裂开的冰洞里露出的湖水,漆黑又明亮,使你想起一双因为爱你而无限深邃又默默的眼睛。

这坍塌的冰洞是个奇迹,尽管寒潮来临,水面重新结冰,但在白日阳光的照耀下又很快地融化和洞开。冬的伤口难以愈合。冬的黑子出现了。

冬天与春天的界限是瓦解。

冰的坍塌不是冬的风景,而是隐形的春所创造的第一幅壮丽的图画。

跟着,另一处湖面,冰层又坍塌下去。一个、两个、三个……随后湖面中间闪现一条长长的裂痕,不等你确认它的原因和走向,居然又发现几条粗壮的裂痕从斜刺里交叉过来。开始这些裂痕发白,渐渐变黑,这表明裂痕里已经浸进湖水。某一天,你来到湖边,会止不住出声地惊叫起来,巨冰已经裂开!黑黑的湖水像打开两扇沉重的大门,把一分为二的巨冰推向两旁,终于袒露出自己阔大、光滑而迷人的胸膛……

这期间,你应该在岸边多待些时候。你就会发现,这漆黑而依旧冰冷的湖水泛起的涟漪,柔软又轻灵,与冬日的寒浪全然两样了。那些仍然覆盖湖面的冰层,不再光芒夺目,它们黯淡、晦涩、粗糙和发脏,表面一块块凹下去。有时,忽然“咔嚓”清脆的一响,跟着某一处,断裂的冰块应声漂移而去……尤其动人的,是那些在冰层下憋闷了长长一冬的大鱼,它们时而激情难捺,猛地蹦出水面,在阳光下银光闪烁打个“挺儿”,“哗啦”落入水中。你会深深感到,春天不是由远方来到眼前,不是由天外来到人间,它原是深藏在万物的生命之中的,它是从生命深处爆发出来的。它是生的欲望、生的能源与生的激情,它永远是死亡的背面。唯此,春天才是不可遏制的。它把酷烈的严冬作为自己的序曲,不管这序曲多么漫长。

追逐着凛冽的朔风的尾巴,总是明媚的春光;所有冻凝的冰的核儿,都是一滴春天的露珠;那封闭大地的白雪下边是什么?你挥动大帚,扫去白雪,一准是连天的醉人的绿意……

你眼前终于出现这般景象:宽展的湖面上到处浮动着大大小小的冰块。这些冬的残骸被解脱出来的湖水戏弄着,今儿推到湖这边儿,明日又推到湖那边儿。早来的候鸟常常一群群落在浮冰上,像乘载游船,欣赏着日渐稀薄的冬意。这些浮冰不会马上消失,有时还会给一场春寒冻结一起,霸道地凌驾湖上,重温昔日威严的梦。然而,春天的湖水既自信又有耐性,有信心才有耐性。它在这浮冰四周,扬起小小的浪头,好似许许多多温和而透明的小舌头,去舔弄着这些渐软渐松渐小的冰块……最后,整个湖中只剩下一块肥皂大小的冰片片了,湖水反而不急于吞没它,而是把它托举在浪波之上,摇摇晃晃,一起一伏,展示着严冬最终的悲哀、无助和无可奈何……终于,它消失了。冬,顿时也消失于天地间。这时你会发现,湖水并不黝黑,而是湛蓝湛蓝。它和天空一样的颜色。

天空是永远宁静的湖水,湖水是永难平静的天空。

春天一旦跨到地平线这边来,大地便换了一番风景,明朗又朦胧。它日日夜夜散发着一种气息,就像青年人身体散发出的气息。清新的、充沛的、诱惑而撩人的,这是生命本身的气息。大地的肌肤——泥土,松软而柔和。树枝再不抽搐,软软地在空中自由舒展,那纤细的枝梢无风时也颤悠悠地摇动,招呼着一个万物萌芽的季节的到来。小鸟们不必再乍开羽毛,个个变得光溜精灵,在高天上扇动阳光飞翔……湖水因为春潮涨满,仿佛与天更近;静静的云,说不清在天上还是在水里……湖边,湿漉漉的泥滩上,那些东倒西歪的去年的枯苇棵里,一些鲜绿夺目、又尖又硬的苇芽,破土而出,愈看愈多,有的地方竟已簇密成片了。你真惊奇!在这之前,它们竟逃过你细心的留意,一旦发现即已充满咄咄的生气了!难道只需一夜春风、一阵春雨或一日春晒,便齐刷刷钻出地面?来得又何其神速!这分明预示着,大自然囚禁了整整一冬的生命,要重新开始新的一轮竞争了。而它们,这些碧绿的针尖一般的苇芽,不仅叫你看到了崭新的生命,还叫你深刻地感受到生命的锐气、坚韧、迫切,还有生命和春的必然。 

f4b61fda-60c4-44c5-a1a4-0750f6317fe9.jpg.jpg

萌虎迎新春 马峥 作


庆祝壬寅春节

◇ 牛 岱

(一)

除夕东风天际来,陈年旧事化尘埃。

谁家爆竹啪啪响,耄耋邻居是小孩。

(二)

民安国泰虎年来,爆竹声声响陆台。

两岸团圆同守岁,金瓯无缺又花开。 


喜迎新年

◇ 陈进坚

撕去旧日历最后一页

揭开新日历第一篇

三百六十五个轮回

画圆了生活

雪花奏响春的召唤曲

一元复始

河畔的杨柳

注视春来的方向

鞭炮声

惊醒新的纪元

梦想和现实

重新站在起跑线上

悠扬的钟声

唤醒沉睡的梦

我的灵魂将启航

随风飘扬


新年寄语

◇ 陌上桑

就算昨天伤你太深

没必要去较劲

从一片雪花的融化中

你我听清一种声音

那是释然

或许是不安

难道是一声深深的忏悔

既然能捧住跌落的叶片

不如把春天的碎片做成相册

一番就是一篇

我们就是等候丰收的主人

你最好忘记过去那些

阴郁的日子

明天升起的太阳

依旧晴朗

不管是你

还是我

毕竟在努力设计着那个

和谐的家园


◇ 安永鹏

一根看不见的绳子

一头连着故乡

一头拴着肩膀

拽回所有游子

老屋笑了

几张花纸

能覆盖的伤疤

不必揭露给亲人

今年就地过年

梦里

父亲笑了

母亲 妻子 孩子 全都笑了

妻把唠叨放进锅里

做成一桌七碟八碗的团圆饭

只是咸味比往年重了一点

QQ图片20220203105527.png

网络配图

新年,寄孩子们

◇ 富永杰

第一缕温暖的阳光缓缓地推开了校门

第一缕春风在国歌中升起了五星红旗

第一曲新年的赞歌在教室点燃了梦想

孩子们,自由飞翔的孩子们

请你们相信,新一年的快乐远比上一年多

糟糕、倒霉、悲伤的事将随冬天一起消逝

沉重的背包、繁重的作业

也会在“双减”的利刃下,被削减、抛弃

甚至老师、父母的赞扬、批评、误会

都会随鞭炮的声响变成美丽的星光

孩子们,心怀大志的孩子们

在这一年,我会每天写一首诗给你们

愿你们都有一个闪亮的前程

我要带你们每天上一节活动课

愿你们都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我还要你们永远铭记,每一双粗糙的手

每一双炽热的目光

都饱含着默默无言的期盼

我还要和你们共同点燃蜡烛,怀着新生


虎年赏“虎”联

◇ 张雨义

2022年是我国传统的农历壬寅年,俗称虎年。在我国的联海中,有不少嵌有“虎”字的佳联妙对。虎年品赏虎联,别有一番情趣。

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一句曲词,恰是一副七言虎联:“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画虎、画皮已经很难了,但与画骨相比,画骨更难;知人、知面容易,但知心则需要长期相处,这是很难的。上联用画虎打比方,又比喻下联,两句互相映发,说明知心之不易。

万里长城西端终点嘉峪关上有一副虎联:“二崤虎口夸天险;九折羊肠确地雄。”联中有两处借比。“二崤”,指河南洛宁县的东崤、西崤,二崤间有谷道可通,但十分艰险,在此借比嘉峪关;“九折”,指四川荥经县境内的九折阪,山路险阻回曲,须九折才能盘旋而至,以此借比嘉峪关山路。联语运用两处借比,评赞嘉峪关的险峻之势。

还有一副嵌“虎”又嵌“龙”字的春联:“华夏虎年虎添翼;神州龙诞龙腾空。”两嵌“虎”字,两嵌“龙”字,出手不凡,华夏对神州,虎年对龙诞,虎添翼对龙騰空,对仗工稳,有着独特的精神气韵和艺术魅力。尤其是一个“添”字,一个“腾”字,点化了改革开放的内在爆发力,联语洋溢着盛世的勃勃生机和生活激情。

明代作家邱浚,幼年在学堂读书时,一次教室里漏雨,邱浚抢占了个干座位,一个显贵的儿子让他腾开,两人互不相让,显贵之子哭着回家告状,其父怒气冲冲地找到邱浚,训斥道:“谁谓犬能欺得虎?”邱浚鄙视地一笑,从容答道:“焉知鱼不化为龙!”显贵见这孩子出口不凡,也听说是个神童,怕将来得势会找他的麻烦,只得作罢。

还有一副对联云:“水月观鱼跃兔走;山海关虎啸龙吟。”“水月观”,四川武胜县的一座道观;山海关在河北秦皇岛市境内,是万里长城东端起点。联语作者不详,据说上联是武胜县的一个秀才得句,下联是路经式胜的一个河北客商对句。上联取“鱼跃于水,兔走于月”之意,下联取“虎啸于山,龙吟于海”之意。联语上下相对,自然天成,可谓珠联璧合。

下一副对联可以引出一个故事来。相传,明代翰林杨士云不愿做官,回到家乡隐居。后来朝廷派钦差劝他回京,钦差问他隐居究意图什么?他写了一副对联。饮差看后以为杨上云每天吃山珍海味,便让端上来享用。谁知杨士云端上来的是一碗夹包谷面的米饭,一碗海菜螺蛳汤,钦差十分尴尬,只得勉强下咽。联语云:“日吞夹金绞银饭;夜饮龙须虎眼汤。”

明朝开国元勋刘基有一副著名的对联:“虎狼坠井,仁者见之而不怜;枳棘当道,行者过之而必诘。”枳和棘均为多刺的树木,诘是责问。这副对联的意思是,虎狼掉进井里,仁义者看见了而不怜悯;枳棘挡在路上,走路人经过而必然责骂。意谓虎狼与挡道的枳棘同样令人愤恨。

“韩擒虎,高攀龙。”这是清代江苏吴县文人叶廷琯撰写的一幅姓名对,虽属即情游戏之作,而含意别有旨趣。“韩擒虎”(538年—582年),隋朝大将,河南东垣(今河南新安)人,能武善战,颇有胆略。“高攀龙”(1562—1626),明朝官吏,江苏无锡人,官左都御史,因反对魏忠贤被革职。后遭阉党诬害,投水而死。此联以文臣对武将,既可谓工,亦可谓巧。“韩”“高”姓氏,名词。“擒”“攀”动词,“虎”“龙”动物名词。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亦可谓工巧。而联外意趣之巧则是这副姓名对的艺术特色。韩、高二人是古代的贤能之士,作者以二人的姓名属对,不仅是对卫国立功的武将和敢于进谏的文臣表达颂扬之意,也隐含一种敢下深山擒虎、敢上高天攀龙的豪迈志向。联外之旨趣,尽在“擒”“攀”二字中,读来耐人寻味。

还有一副砚台专卖店的门联:“鹆眼原为天府石;虎头传是上方珍。”宋人刘克庄《获砚》有诗句“鸽眼青圆宛似生”,鹆眼就是八哥鸟眼,取其眼睛最圆的意思,喻砚台制作之精细。虎头砚是最有名的端砚,故称“上方珍”。现如今大家普遍使用电脑打字,文房四宝之一的砚台则被视为古玩或摆设了。

而下一联则以“狐”“虎”谐音作对比表现了“狐”出没诡异的个性和“虎”不可多见的特点,体现出一种执著追求的精神:“拨开迷雾窥狐影;踏碎寒冰觅虎迹。” 


过年穿新衣

◇ 陈海明

进入腊月后,日子好像被人用皮鞭抽赶着一般,一天快似一天。一转眼初七八了,又一转眼十四五了。常言道:过了腊八就是年。但要等到真正过年,那就要从腊月三十才能算起。

眼看快过年了,别人家买东西,办年货,割肉宰鸡,全然一片节日前的喜悦,而我们家却被一片阴郁笼罩着,毫无过年前的热乎劲。

那一年我七岁,也是我们跟爷爷刚分家的那一年。爷爷没有任何积蓄,没有能力给我们建一院房屋。刚开始,我们一家四口借住在别人家里,那年夏天父亲凭借自己不太成熟的瓦工手艺,靠着朋友们的帮助,拿着爷爷给的为数不多的钱在自家自留地里盖起了四间东房。同年秋天,我们便搬进了新房子,而那一年的春节也是我们在自己新房子里过的。

当时,父亲的瓦工手艺也是刚刚起步,很多有技术难度的活根本搞不定。在盖好自家的房子后,父亲又跟着别人干了两个多月,目的就是要挣点过年的钱。

腊月十八了,可是一分工钱都没领到,父亲的眉头一天天紧锁着,母亲也没有太多的话,怕说多了让父亲更焦虑。我和妹妹虽然小,但也似懂非懂地明白其中的问题,看到外面别的伙伴们都在炫耀自己的新衣服时,我们默不作声,如果实在有人问时,我只是说过几天再买,早买了拿到家里会忍不住穿,穿上就会被弄脏,那样过年就不新了。我为我的撒谎能力而沾沾自喜,但回到家后我们从不向父母亲提新衣服的事。

腊月二十二了,父亲实在绷不住了,对母亲说:“我先去把肉赊回,就算是最后要不到钱,也能简简单单过个年,家里还有几只鸡,到时候也宰了。”母亲默许了。父亲回来后又去工头家里要工钱,到晚上才回来,一看父亲的脸色,我们知道又没要到钱。父亲直接甩出一句:“工头人不在家,白等了四五个小时。”

屋外北风呼啸,窗户上的玻璃被吹得咣当直响。屋内火炉中炽红的炭块在炉膛内喷射出热烈的火焰,水壶中的水在嘶嘶作响。母亲不由长叹一声:庄稼人最苦!

后来一连几天,父亲每天都往工头家跑一趟,可每次都是无功而返。眼看着年一天天地到了,我和妹妹穿新衣服的念想也如死灰中的火焰,一点点地熄灭了。母亲不忍心,便对我们说:“今年你父亲没要到工钱,你们的新衣服先给你俩欠着,等到明年过年的时候给你们每人买两套。”我们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腊月三十了,年已经到了。这一天很多人家都要蒸包子,煮肉,还要在合适的时间贴对联,粘门神。正当我们为过年做最后的准备时,同村跟父亲一起干活的一位叔叔在叫父亲,说工头托人捎话过来,今天要给工钱,现在就走。父亲高兴地连衣服都没换就走了。

希望又复活了,气氛也跟着热烈起来:院子里树枝上的小鸟在奏着美妙的乐曲,一缕缕青烟从烟囱里冒出来,也在天空中绘出了多姿多彩的图案。

过了几个小时,父亲还没回来。母亲说:“去了这么久,怕不是又出什么意外了。”我和妹妹也在半分喜悦半分忧虑中焦急等待着,心里一会儿敲锣打鼓,一会儿波涛汹涌。一直到下午五点钟的时候,父亲在我们紧张的等待中提着大包小包进来了,我和妹妹赶紧跑过去接住了父亲手里的东西。父亲把东西放好后,一件一件给我们说:“这是十斤羊肉,这是几斤糖果,这是几条鱼,这是给你俩的新衣服。”然后又说,“商场都关门了,我找了两三个小时才买到。”我拿着衣服久久说不出一句话,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过了几分钟后,父亲又说了一句:“赶紧试试吧,我是估量着买的,大了小了可没法换了。”这时候,母亲在旁边说了句:“过年了,要穿新衣服!”

几滴眼睛又滑过了我的脸庞……

编辑:临夏新闻网 责编:孔令定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2025 www.chinalxnet.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临夏州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市团结路25号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230079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