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1日
和谐“大家庭”的幸福生活——记全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三甲集社区
时间:2021-12-29 作者:山桦

1640747086861958.jpg

记者 马正兰

在广河县三甲集镇有一个多民族易地搬迁安置点——三甲集社区,辖3个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这里是8900多名搬迁群众的新家。进入社区,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栋整齐划一的居民楼,社区内广场、路灯、幼儿园、医务室、休闲室等一应俱全,如今,这里已成为环境优美、邻里和谐、乡风文明的社区,2020年被州上评为全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三甲集社区成立于2017年5月,小区安置了黑山、南山、小沟、小洼沟4个山区村和三甲集、水泉、齐家、祁家集4个乡镇的搬迁群众,共计1650户8964人,其中回族、东乡族占99.3%,其他民族占0.7%。

“为了让搬迁下来的群众留得住、有发展,我们注重就业引导,解除大家的后顾之忧,创建了‘民族之家’,设置有‘民族团结宣传室’等功能区,在劳动就业、住房、子女上学等方面为群众提供服务,各民族群众相互尊重、互帮互助,像家人一样,其乐融融。”三甲集镇宗教办主任马得成介绍说。

1cd10a92-90d8-4c32-9ab7-9a104f86effc.jpg.jpg

社区干部与群众谈心谈话

注重就业引导 奠定团结稳定基石

“我是2014年搬到这个安置点的,也是最早搬下来的。那一年,我有8万多元外债,但搬下来后用一年时间就全部还清了,第二年我家成功脱贫!”从小洼沟村搬下来的村民马苏力谈起现在的生活,乐得合不拢嘴。“这几年,我一直往外地运送树苗,去年挣了8万多元。农闲时,联系社区邻居一起挖树苗,一天能挣200多元,如今我们的生活越过越好了!”

来到社区三期扶贫车间,记者看到妇女们正在包装运往各大餐厅的一次性筷子、餐具三件套等。这是一家综合性新型包装加工及配送公司,让社区劳动力能在家门口就业挣钱。

“今年,扶贫车间转型为就业工厂,带动就业45人。我们生产的产品主要有三大类:纸制品系列、胶粘制品系列、塑料制品系列,每月销量30万件。”该扶贫车间负责人说。

社区按照“搬迁入住一户,就业跟进一户”思路,对搬迁群众就业情况进行全面摸排登记,对摸排出的2000多名剩余劳动力按照“一户一策”建立了劳务档案,依托“经济开发区+牛羊产业园、东西协作产业园、食品加工产业园、光伏产业园”的“一区四园”产业扶持模式帮助搬迁群众解决就业问题,夯实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经济基础。据该社区书记介绍:“社区大力发展养殖、劳务等产业,一部分搬迁群众搞牛羊养殖,一部分由社区统一组织劳务输转,目前在厦门、江苏等东部沿海城市企业稳定就业600多人。此外,在经济开发区的君冠帽业、嘉诚兄弟等12个扶贫车间就业467人。截至目前,社区通过各种就业渠道,已引导就业2096人,就业率达97%,户均就业2人以上。”

营造浓厚创建氛围 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民族团结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近年来,三甲集社区在促进各民族搬迁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工作中,通过易地搬迁“插花”安置等多种渠道,积极打造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让各族群众比邻而居,和谐共生,营造了人人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良好氛围。

“以前在山上我们种惯了旱地,现在搬到这里住进楼房,刚开始不习惯。社区党员就带着邻居帮我适应‘城里生活’,如今我在小区里打工、挣上了工资。女儿上幼儿园、儿子在附近上高中,空闲时间孩子们就在广场打篮球、玩耍,我们一家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齐家镇王家沟村搬迁群众马撒力哈说。社区“插花”安置了很多像马撒力哈这样的回族搬迁群众,与其他民族群众互相帮助、和谐相处,同时也在下一代心里播下了民族团结的种子。

社区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纳入党建工作要点,组织社区干部定期不定期走访入户、与各民族群众座谈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通过宣传栏、广场大屏、开展主题宣讲等,大力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法律法规及民族团结进步知识,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

c8f58674-8484-4edf-a057-6dd3094eada8.jpg.jpg

文艺演出送进社区

社区在居民中广泛宣传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制定《三甲集社区居民公约》,成立社区红白理事会,对搬迁群众的婚丧嫁娶进行登记,引导群众相互尊重各民族风俗。组织社区干部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活动,切实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全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开展民族团结文艺汇演、播放民族团结露天电影等,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群众的民族团结意识,利用小区篮球场、老年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组织群众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增强民族凝聚力。

“在便民大厅代办合作医疗、养老保险等事项的窗口,工作人员对我们非常热情,日常诉求和困难问题都逐一登记解决……我们的安置点,就像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在这里生活我们很幸福!”齐家镇魏家咀村搬迁群众马勺布说起现在的生活喜笑颜开。

编辑:临夏新闻网 责编:孔令定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2025 www.chinalxnet.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临夏州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市团结路25号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230079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