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9日
建在果园里的“扶贫车间”
时间:2019-01-22

近日,和政县买家集镇牙塘村的啤特果种植基地呈现出一片火热繁忙的景象,4名技术实践老师正在对8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进行果树修剪及栽培技术培训。“现在是冬季农闲时节,容易集合人群,另外,这几年果农收入不错,大家学习技术的积极性很高。”买家集镇镇长马步越说道。

随着脱贫攻坚战的深入推进,不断拓宽困难群众脱贫增收渠道是稳定脱贫的重要保障。买家集镇经过深入考察论证,协调联系甘肃和政八八啤特果集团有限公司,在牙塘村、寨子沟村等利用退耕还林坡地,建成了3000亩啤特果种植基地,成立了啤特果种植合作社。通过走访入户,动员群众积极加入啤特果种植合作社,用自家栽植的啤特果树和土地进行入股,由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啤特果基地进行统一管理,待啤特果成熟后出售给八八集团。八八集团依托啤特果种植基地,建立起了就业“扶贫车间”,吸收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每人每天发放100元劳动报酬,冬季从事果树修剪,夏季从事施肥、病虫害防治及采摘等工作。

买家集镇啤特果“扶贫车间”的建立,让当地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农闲的冬季也忙得有滋有味。不过,该镇的这个“扶贫车间”不是建在工厂里,而是建在了果园里。“原来在外务工,一年也挣不了几个钱。现在好了,在“扶贫车间”,一年四季都有钱挣,按时上下班,最主要的还是离家近,可以照顾家中老小。

忙的时候干农活,农闲的时候到扶贫车间挣钱,真是一举两得,光去年12月一个月我就挣了3000块。”牙塘村贫困户白国吉告诉记者。

一阵寒风袭来,记者不由得裹紧了棉衣,但是果园里的课堂依旧热火朝天。“老师”讲得滔滔不绝,高一句低一句,用的都是接地气的语言;“学生”听得认真,还有不时插话问问题的,所以一堂课的时间其实并不短。

买家集镇把开展贫困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作为发展啤特果产业的重要举措,大力组织开展技能培训,确保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带动一户脱贫的目标。从去年12月开始,镇政府衔接协调县林业局、县职校,邀请相关技术人员对贫困户进行苗木嫁接和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培训,让贫困户掌握丰产技术和虫害防治知识,为“扶贫车间”增产增效、贫困户脱贫增收提供技术支撑。

“这下心里有底了,今年就按老师的示范修剪拉枝,不愁结不出好果子,卖不上好价钱。”学到新技术的果农们,开始兴致勃勃地交流,脸上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像白国吉一样,当地还有50人在这个“扶贫车间”实现了就业,他们都是来自周边牙塘村、寨子沟村、古鲁山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车间使贫困户实现了家门口就业,50户贫困户稳定脱贫,昔日的贫困户变成了‘上班族’,走上了脱贫奔小康的康庄大道。”马步越高兴地说道。 

“扶贫车间”让贫困户有事做,有钱赚,也为八八啤特果集团解决了维护啤特果种植基地的难题,促进了产业发展,实现了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户多赢。买家集镇还与八八啤特果集团协商,计划于今年年初动工修建办公车间,改善基地管理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产业效益。

编辑:临夏新闻网 责编:孔令定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2025 www.chinalxnet.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临夏州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市团结路25号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230079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