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6日
爱耳护耳 享受健康听力
时间:2021-03-04

1614821159854820.jpg

裴文艳为群众检查听力。


无声的世界有多寂寞,对于听力正常的人而言,很难感同身受。

3月3日,是第二十二个全国“爱耳日”,也是国际爱耳日,更是第九个“世界听力日”,今年的主题是“人人享有健康听力”。为提高群众对耳科及听力疾病的防治及保健意识,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40医院临夏分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裴文艳,请她给大家分享一些爱护耳朵、保护听力的小知识。

要高度重视听力筛查

裴文艳说,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报道:全球耳聋患者约4.66亿,其中儿童听力损失患者约为3400万。对于65岁以上的老年群体,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因此,在平时的生活中,重视听力筛查尤为重要。

重视新生儿听力筛查:语言是一种通过后天学习才能获得的能力,获得语言的前提是要有正常的听力。出生时听不到声音,新生儿始终处于安静的世界,自然学不会发音和说话。新生儿听力筛查能在最初时间确认孩子的听力是否有障碍,如果有就要尽早干预,提升听力,千万不要错过患儿语言学习的黄金时期。“一般新生儿在出生3-5天进行初次听力筛查,若筛查未通过,需在出生42天内进行再次筛查(复筛),若仍未通过,则需在患儿3月龄之前到有听力诊断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听力学诊断性测试。被诊断为听力障碍的患儿,应在6月龄前进行合理的医学干预,包括助听器配验及人工耳蜗等人工听力植入技术和后期康复训练。”裴文艳说道。

重视老年人听力障碍:老年人耳聋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等自身有感觉,听力已经丧失比较严重了。当老年人出现“听不清、听不见、回应迟缓”的现象,患者及家人应高度重视听力障碍的可能。“生活中警觉老年患者交流时的一些细微变化,及时到医院进行听力学检查,早期全面进行医学干预,包括药物治疗、高压氧疗、助听器佩戴及人工耳蜗植入。需要重视的是,老年患者耳聋会使老年痴呆、脑萎缩病情提前到来或加重病情,从而降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裴文艳提醒道。

爱耳护耳才能享受健康听力

长时间煲电话粥、乘车走路听音乐、晚上塞着耳机睡觉、经常性掏耳朵……这些看起来无伤大雅的小习惯在无形之中损害你的听力。为此,裴文艳总结了几个伤害听力的行为,需要大家注意。

合理控制噪音:电视、手机、音响……在给我们带来欢乐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损伤了我们的听力,严重者可能出现耳鸣、耳闷等症状。裴文艳建议:平时看电视、听音响等要把音量调到适中,不要长时间、频繁置身在强声环境中,间隔一段时间到外面透透气,缓解一下耳朵的压力。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要长时间用一只耳朵接听电话,这样手机的声波就会长时间刺激一只耳朵,对其造成震动损坏。

谨慎使用耳机:现在,路上、公交车上随处可见年轻人耳朵上挂着耳机,这个行为已成为伤害听力的主要因素之一。长时间使用耳机会因此出现耳鸣、耳痛等症状,甚至造成听力下降。裴文艳建议,最好不要经常性使用耳机,如果非要使用,尽量选择降噪耳机或耳罩式降噪耳机,每次佩戴的时间要控制在半小时左右,而且音量一定要适中。

尽量少掏耳朵:很多人喜欢频繁掏耳、挠痒,其实掏耳是一种不良生活习惯。反复掏耳时刺激外耳道皮肤及粘膜,容易诱发炎症,粘膜渗出,继而出现耳道红肿流脓现象。“耳屎又叫耵聍,耵聍可以发出一种小飞虫不喜欢的气味,阻止其飞入耳朵,对我们外耳道有保护作用。而太干净的外耳道很容易瘙痒,刺激人们更加频繁地掏耳,长此以往恶性循环。”裴文艳说道。

裴文艳建议,掏耳朵不能使用硬的挖耳勺、火柴等,这样很容易损伤耳朵,要选择正确的掏耳工具,如细小的棉花棒等。同时,如果耵聍堵塞耳朵,出现不适症状,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进行处理。

裴文艳特别提醒,除了上述行为外,还有游泳没有做好防范措施使耳朵进水、两个鼻孔一起擤鼻涕、常坐飞机火车等也会损伤听力。“在这里要着重强调一下睡眠对听力的重要性。经常熬夜、长期疲劳、睡眠不足,会阻碍内耳的血液循环,一旦受到气温变化、气压变化、病毒感染等外界刺激,就容易导致神经性耳鸣和突发性耳聋等情况。”裴文艳说道。

编辑:临夏新闻网 责编:孔令定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2025 www.chinalxnet.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临夏州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市团结路25号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230079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