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9日
一切为了群众健康
时间:2020-07-15

宽敞明亮、药品齐全的村卫生室,医疗设备配置先进的乡镇卫生院,每个建档立卡户拥有自己的签约医生,大病患者得到全面救治……从看病难、看病贵,到就近看病少花钱,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不断得到满足,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这是我州卫生与健康事业稳步发展带来的福祉。

今年以来,全州卫生健康工作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发展理念,在确保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全面完成健康扶贫任务,不断攻克难点,提质增效,实现了卫生健康事业的大发展。

众志成城 发出抗击疫情最强音

“疫情关乎我们每一个人,救死扶伤更是医生的职责,相信有我们的共同努力,定能早日打赢这场战役……”2020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个人的心,全州1552名医护人员的一份份请战书、一个个鲜艳的红手印、一句句主动请战的铮铮誓言、一幕幕奉献爱心的感人场面,无不让人肃然起敬、。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发生后,全州卫健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决策部署,迅速做到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第一时间制定疫情防控方案,第一时间动员全系统工作人员立即参与疫情防控,第一时间筹集疫情防控物资,第一时间确立定点救治医院的“五个第一时间”。

在我州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确诊后,州上迅速抽调救治队伍、准备防控物资,改造完善州级定点救治医院,全力开展确诊患者救治。在疫情防控中,全州设置预检分诊点24个、发热门诊157处,预检分诊93.82万人次、发热门诊就诊2.8万人次。组建9个医疗救治组,确定9家定点救治医院、10家后备医院、19家集中隔离观察点。培训医护人员34场9200人次。选派27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治愈3例本地确诊病例、5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和2例无症状感染者。

在疫情防控成为常态化工作后,州卫健委又全面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截至6月29日,累计监管境外来临返临人员2404人,湖北来临返临人员6872人,核酸检测17866人次,送检各类样品19723份。同时,着力提升疫情监测能力,13家州县医疗机构核酸检测实验室建成并投入使用,8种人群全面纳入“应检尽检”范围,全州新冠肺炎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

健康扶贫 助力脱贫攻坚

全州八县市县级综合医院全部完成二级甲等医院创建工作,每个临床科室有1名合格执业医师,全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服务。

全州涉及健康扶贫的999个村卫生室,配备了电脑、打印机、刷卡器等,药品配备均在80种以上,配齐了基本诊疗设备。

全州累计完成乡村两级医务人员能力提升培训57场次,培训3581人,累计完成中医适宜技术培训836人,全州3781名乡村医务人员注册参加远程培训。

全州123个乡镇卫生院诊疗病种均达到50种以上,县医院诊疗病种达到250种以上,7069名30种大病患者救治率达100%。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健康扶贫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的重要保障。回看今年上半年,全州卫生与健康事业的发展,不难发现,不论是公立医院,还是基层卫生医疗机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为全州群众提供了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

康乐县康丰乡道家村一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患有精神分裂症,因没钱看病,病情反复发作,甚至出现暴力倾向。省县乡村四级帮扶团队在走访过程中发现后,为她及时建立了“一人一策”健康管理卡,定制了个性化健康帮扶措施。并由县卫健局联系省级医院,为患者开通绿色通道,送往省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救治。目前,患者的精神状况越来越稳定,一家人对健康扶贫带来的福祉感激不尽。

“让全州每一个贫困户得到救治,让每一个贫困户都看得起病,让每一个贫困户都有自己的签约医生,这是全州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努力的方向,也是我们必须做的事。”州卫健委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今年上半年,全州各级医疗卫生单位持续开展健康扶贫,一大批医护人员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一人一策”健康帮扶管理工作中。截至目前,全州建档立卡户签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议书14万多份,建立“一人一策”健康帮扶管理卡近70万份,签约服务率100%,对纳入建档立卡范围的长期慢性病患者签约服务率为100%。

夯实基础 撑起群众看病救命线

健康扶贫是脱贫攻坚战中最难啃的“硬骨头”,有达标卫生室是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的重要支撑。走进东乡县达板镇,各村新建卫生室窗明几净、宽阔敞亮,器械摆放规整有序,医务人员热情接待着前来寻诊的群众。

这是我州按照标准化、规范化要求,统筹推进村卫生室达标建设,夯实基层医疗基础,打通健康扶贫“最后一公里”的成果。

今年以来,我州高度重视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坚持倾听民之意、关注民之忧、化解民之困,不断加大医疗卫生重点项目投入力度,深化多元办医格局,共谋划储备了总投资达66.14亿元的82个项目,涉及州县综合医院、中医医院服务质量提升、妇幼保健机构建设、公共卫生与疾控体系建设、卫生行业信息化建设、医疗废物处理设施建设等,基本涵盖卫生健康事业的各个方面。目前,所有项目已录入发改委项目库。

州卫健委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实施的7个续建项目中,州全民健康信息平台项目已完成工程的80%,州妇幼保健院搬迁改造项目、临夏市人民医院整体搬迁项目及临夏县人民医院、临夏县中医院、永靖县人民医院、永靖县中医医院均计划年内陆续完成投入使用;8个新建项目中,州医院信息化二期项目已开工,州传染病医院建设项目、州中医医院医养结合中心建设项目计划近期陆续开工,其余项目争取下半年开工建设。”

在一个个医疗民生项目的支撑下,我州正向一个“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健康幸福之城迈进。

医疗支援 加强医疗体系建设

“有了厦门专家帮我治病,我不用去省城也能享受到专家治疗,真是太方便了。”临夏县漫路乡小岭村患者王某某患重度急性胰腺炎,县医院建议转省级医院治疗,由于经济困难,他只能转到临夏市人民医院救治。来自厦门的对口支援专家王秋勇根据患者病情及时制定了救治方案,经过胃肠减压、抑制胰腺分泌、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等多方面治疗,现在已平稳度过危险期,顺利出院。

今年以来,我州卫健部门不断深化东西扶贫协作,积极与厦门市开展对接,通过组织干部职工赴厦门市考察学习,两地互派支医队和医务人员开展帮扶和进修学习,有力补充了我州卫生健康工作的短板和不足,进一步提升了服务能力水平。同时,把援助方式由“输血式”转向“造血式”,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切实形成推动我州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截至6月底,厦门支医专家共诊疗1.8万人次、开展手术743例,会诊及疑难病例讨论1314例,义诊2942人次,远程诊疗197人次,开展学术讲座381场次,业务培训14360人次,教学查房1365次,手术示教371例,开展新技术新业务91项。

在此基础上,通过扎实开展三级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县县级医院工作,省级8家医院、天津市6家医院选派66名专家组团式帮扶我州各县市医院,帮助指导各县市医院在医院管理、学科建设、人员培训、新技术开展方面取得了新进展。目前,建成的州级影像、心电、检验、病理、消毒供应中心与各县市五大区域医学中心连通,推动医联体建设向实质化迈进。8县市均建设完成孕产妇、新生儿危重症救治中心等。同时,州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神经外科和州中医院针灸科、骨伤科创建为省级重点学科,康乐县医院儿科、骨科创建为州级重点专科,州级重点学科达15个。

如今,随着我州卫生与健康事业不断发展,医疗卫生资源正在一步步向基层延伸,公共卫生服务更加触手可及,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显著提高,离“全民健康,全面小康”的目标也越来越近。

编辑:临夏新闻网 责编:孔令定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2025 www.chinalxnet.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临夏州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市团结路25号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230079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