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0日
临夏砖雕 青砖上的艺术奇葩
时间:2019-05-16


红园广场大型砖雕图

临夏砖雕也称河州砖雕,有捏活、刻活之分。捏活是先把黏土泥巴用手和模具捏制成龙、凤、狮及各种花卉、鸟虫等图案,然后入窑焙烧成砖。主要用来装饰寺、庙、观、庵及民居中的深宅大院,一般用于天井、山墙、影壁、廊心壁、丹墀、台阶、下槛、墀头、须弥座、屋脊等处,雕刻题材可分自然景物、社会生活及富有民族特色的装饰纹样等几类。在发展过程中,河州砖雕吸收了木雕、石雕、玉雕等雕刻艺术的手法,同时注意将传统国画、书法、印章、诗文的艺术表达形式与砖雕手法融会贯通,形成多元性的艺术特征,既保留着特有材料所呈现的质朴和简约,又呈现出多样化的艺术特征。

砖雕精品的荟萃之地

临夏砖雕是和建筑物紧密结合的一种实用艺术。它起源于北宋,成熟于明清,更趋完善于近现代,盛行于当代。是中国民间艺术宝库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它以其立意新颖、构图严谨、造型生动、雕镂精细、多姿多彩,极富想象力和表现力,在西北地区久负盛名,已成为河州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临夏砖雕已被列入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东乡县伊哈池拱北小门_副本.jpg

砖雕大门

在临夏,精美的砖雕随处可见,民居宅院、官廨公馆、照壁嵌墙,楼榭亭台上的仿木廊沿,甬道车门上的装饰图案,屋脊上的宝瓶飞龙,回、藏、汉各民族寺院观庵,无不闪烁着砖雕艺术的异彩,这些砖雕作品把各民族特色建筑点缀得更加古朴典雅。在河州浩如烟海的砖雕作品中,红园和东公馆中的砖雕是临夏砖雕中的精品。

民国年间临夏砖雕艺人辈出。红园中的砖雕精品大多由民国时期的回族砖雕艺人周声普所刻,他的作品不仅继承了前辈们的技法,更将书画和雕刻融为一体,每幅作品都构思新颖、魅力独特且富有民族传统特色,使临夏砖雕技艺达到了一种全新的艺术高度和审美境界,从而形成了临夏砖雕界具有独特风格的流派——周派砖雕。他的砖雕作品《山水图》是一幅气势磅礴的画卷;《翠竹图》高雅秀美;《牡丹图》雍容华贵;《菊花图》傲雪凌霜。

1557993195599594.jpg

东公馆砖雕则是民国时期又一回族砖雕艺人绽成元的作品,是他一生心血和汗水的艺术结晶。从而形成了别样风格的流派——绽派砖雕。这是一座凝聚着临夏各族能工巧匠的聪明智慧与汗水结晶的建筑;是一块闪烁着我国民间文化艺术与建筑艺术光彩的瑰宝。

走进东公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西方凯旋门式建筑的大门,它以临夏砖雕的形式表现,4根仿罗马柱加正中的罗马拱劵门,门楣上的镂花是八个宝瓶,寓意为祈求八方平安。进入拱劵门,通过甬道来到朝东开的二门前,其正面影壁上是一幅精美的砖雕《葡萄图》,雕工纯熟,生机盎然,八根竹竿支撑着一架葡萄,玲珑剔透的一串串葡萄如玉珠下坠、栩栩如生,就像真的来到葡萄架下一般,令人拍案叫绝。侧面则是一幅松菊图,白云缭绕,落款为“甲申年夏月”,佐证了砖雕刻成的时间为1944年6月。通过二门便走入了西南四合正院,东西南北各是大五架的旧式厅堂,院内广植花卉树木,十分幽雅。从东北角小门便步入了该公馆的心脏位置——天井,东南西三面为回廊,四角各有洞门通往各院。通过天井甬道,正北为大影壁,上有一幅大型的砖雕精品《江山图》,它充分展现出祖国壮丽河山的恢宏气势和雄姿美景。只见艳阳高照,山势峥嵘;无边无际的碧空飘着片片白云,归鸿阵阵;波光粼粼的江水环绕着小岛,苍松翠柏布满巍峨的山峦;江面上白帆点点,松柳繁茂的小岛上楼阁玉立,一廊桥横卧其上,万里锦绣江山尽收一图。四周雕刻着古典图案,画面左上角题有“闲摘柳条编太极,细分花瓣点河图”14字刚劲的行草,历述着图中的诗情画意。影壁的两边是洞门,两洞门各两边是对称的插着国色天香——牡丹的一对古瓶。古瓶仿景泰蓝特色,采用雕刻和镂空相结合的手法、精雕细刻,典雅逼真。走进右边的洞门,便进入了整个公馆的主院。照壁上的大型《松月图》惹人注目。明月高悬,古松葱茏,群岩之间清泉潺潺流淌,山花烂漫,生动地再现了中国盛唐大诗人王维笔下《山居秋暝》古诗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绝妙意境。院内北屋是砖木结构水磨砖三层大楼,两端是转角两层随楼,东西南面各是大五架旧式厅堂。北楼两侧各有一幅上乘砖雕。右侧,在奇石小草上,苍翠繁茂的芭蕉挺拔卓立;左侧,在中秋明月下,茂林修竹直上浩空,两相对映,清幽恬静。此外,在馆内近200幅精美绝伦的砖雕中,你还可以观赏到众多取材于临夏自然风貌,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和鲜明地方特色的艺术佳品,这些砖雕精品以其巧妙的构图,精湛的雕技,给人留下难以忘却的记忆,使人流连忘返,惊叹不已。来过东公馆,定会收获颇丰,不枉此行。

反弹琵笆_副本.jpg

反弹琵琶

这些精美古典的砖雕,也曾引起国家和省上有关部门的重视,甘肃省电视台专门拍摄了以临夏砖雕为名的专题电视片。1992年6月,东公馆被临夏市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已升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3A级景区。 

九龙壁

走出临夏走向世界

临夏砖雕作为一种民间艺术,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上世纪五十年代,回族砖雕艺人有王子天、苗发昌、马玉山等。1982年,临夏市成立古典建筑队,组织老艺人先后赴甘南夏河、定西临洮、省城兰州和青海省循化等地,兴建和维修园林、寺院、民宅20多处,都配有精美的砖雕,这些砖雕作品构思奇妙、形象逼真、玲珑别致,是砖雕艺术中的佳作珍品,深受当地群众和外地游客的喜爱与赞赏。

四季平安_副本.jpg

四季平安

到本世纪,临夏砖雕制作和安装工艺更趋先进、科学,并形成一群专业型规模化生产基地。现所用的材料是经过特殊加工焙烧的青砖(或红砖),经过打磨后,用切、勾、削、凿、剔等多种技术手法精雕细刻,拼接安装。整幅作品全部用手工制作完成。其中经过处理的砖雕材质变得更加坚硬、不易损伤。整幅砖雕可与建筑工程施工同时安装,也可在工程完工后再安装,还可以在原有墙面不动的状态下用吊挂式安装。真是技艺高超,无所不能。

博古架_副本.jpg

博古架

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而诞生的临夏神韵砖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目前甘肃省规模最大的以传统工艺为主的专业砖雕公司,也是一家集砖雕产品开发、设计、制作、安装、技术培训为一身的传统工艺砖雕公司。该公司现有生产车间7个,各族员工达180多名,专业雕刻师60多名,其中临夏砖雕非物质文化省级传承人、两名中国传统工艺大师和甘肃省仅有的1名砖雕工艺美术大师、1名正高级砖雕艺术师及3名副高级砖雕艺术师均供职于该公司。真可谓:网罗了一代砖雕人才、一代砖雕奇才。这些专业砖雕大师身处生产一线,从事着艺术设计、技术指导、技术传承、产品的创新和精品的创作工作。他们个个身怀绝技,手起刀落,刀法娴熟,功力雄厚,技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在他们手中,一件件砖雕精品脱颖而出。

风调雨顺_副本.jpg

风调雨顺

神韵砖雕有限公司是省上确定的重点文化产业基地、临夏砖雕产业的龙头企业,也是富民型重点民族文化产业企业,公司已向国家商标局登记注册了“河州砖雕”商标。该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自创立开始坚持传承传统技艺、注重授徒传艺,努力培养青年传承人才,到目前,已培养出一批德艺双馨的新一代砖雕工艺师。

游客也可以到该公司车间进行现场观摩并感受他们生产制作的砖雕作品的那份古朴庄重、品相高雅、设计优美、造型生动、技艺精湛,极具文化、观赏、审美、历史和收藏价值。创业者们经10年坚持不懈的工作实践,已逐步形成了自己构思严谨、意境深远、设计巧妙、生动传神、雕琢精巧、镂空见长、立体自臻、大气磅礴、品位高雅的独特艺术风格,其特质十分明显。砖雕作品已遍布祖国大江南北,享誉中国雕塑艺术界。

神奇的河州---临夏神韵砖雕有限公司制作_副本.jpg

神奇的河州

2006年8月,由公司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高级砖雕艺术师、省工艺美术大师沈占伟设计制作的砖雕精品《博古架》参加“多彩甘肃,精品陇原”展览,荣获“最具陇原特色艺术品”称号,并被推选为代表甘肃省参加“第100届广交会”的民间艺术品。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等国家领导人在2006年10月举办的“第100届广交会”上,颇有兴趣地观赏并频频称赞参展的砖雕《博古架》,同时,关注和询问企业发展情况。由大师们设计制作的《福如东海》《岁寒三友》等三件微雕作品被北京民族文化故宫博物馆收藏;由沈占伟、张全明、赵英才、张全光4名工艺大师创作的《吉祥如意》《江南春色》《一览富贵》《福禄寿》《四季吉祥》《国色天香》6件作品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永久展出,并被珍藏。他们创作的“神韵砖雕”还先后荣获第二届国际“非遺节”西北五省区唯一的优秀奖、中国·马来西亚民族用品大奖赛金奖等。临夏神韵砖雕有限公司整个创业发展的历程和取得的艺术成就已被中央电视台、《大公报》、新华网、凤凰网等多家新闻媒体相继报道,“神韵砖雕”的大名已久久回响在华夏大地之上。

编辑:临夏新闻网 责编:孔令定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2025 www.chinalxnet.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临夏州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市团结路25号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230079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