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0日
我与红园
时间:2018-01-11

文/马自东 图/海向明

5.jpg

    红园是河州城里一座历史悠久的公园。我和这座公园之间产生联系的最初时间确切地说始于少年时期。那时我在家乡小学读三年级的时候,年龄十岁有二。 

    那年月,父亲常常去城里做生意或是给母亲买药。有一次父亲回来的时候,我缠着他追问河州城里到底有什么好玩的地方的时,父亲说,城里呀,有一座很大很大的公园叫红园,里面什么都有,什么小船、动物、漂亮的房子等等。就从那时起,我就盼望将来有机会去红园好好看看。 

    不过梦想毕竟是梦想。当时的生活条件根本不允许谁家的孩子无缘无故去那么远的地方游玩。那时是集体形式的农业社,我们家里除了父亲一人劳动挣工分外,一家都是闲吃饭。母亲长年有病,我们哥儿几个除大哥读书外,我和二哥年龄尚小,一年下来全靠父亲的奔波过活。岁末年关分得的谷粮,勉强够一家人裹腹,大多数家庭的光景都出奇的惨淡。就这样,我在家乡喇嘛川读完了小学、初中、高中。 

    1981年,我顺利考入了自己梦想中的陕西师范大学。9月初,在大哥的陪同下,我从临夏城搭上了去兰州的班车。因当年陇海铁路被大雨冲断造成火车停运,我被迫从兰州坐班车绕道平凉、六盘山再去西安报到。从老家来到临夏乘车的那天,我一直有一个夙愿,就是想去看看向往了好多年的临夏红园。可是车一到临夏车站,发往兰州的班车容不得我过多逗留。弄得我对向往了十几年的临夏这个陌生城市还没有看个清楚,班车就出发了。我在极度的懊悔和无奈中错过了可以了却一桩多年心愿的绝好机会。 

    光阴如梭。四年的大学时光飞逝而过。1985年春,我被陕西师大派到临夏的一所中学实习。就在从西安赶回到临夏实习的第一天,我迫不急待地跑到了渴望多年的临夏红园。 

    正值初春,临夏的气候依然很冷。红园里古树参天,游园的人熙熙攘攘。雕梁画栋的古典建筑赫然矗立,走廊迂回曲折,木质的回廊被油漆得晶莹剔透,古色古香的画廊内壁上一幅幅花鸟画栩栩如生。我缓缓行走在美丽如画的走廊间,虽然还看不到绿树和鲜花,但依旧心潮澎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用双手蒙住潮湿的双眼,口中不由自主地喃喃自语:红园,我终于看到你的真面目了! 

    实习期间,我几乎每天上完课,就要去一次红园,穿行在人流如织的人工湖、动物园、游乐场等地方,重复地游逛在红园的角角落落。有时坐在树木环绕的茶桌上吃一碗风味十足的酿皮或荞粉,惬意极了。 

    等实习结束离开临夏的时候,我对这座心仪的公园,算是已经非常地熟悉了。 

    1987年暮春,正是春暖花开、牡丹怒放的季节。为了开阔农村中学生的视野和拓展他们的观察能力,已经是家乡中学教师的我,选择了一个周末,领着我所带班级的学生来到了红园参观游览。孩子们来到红园,看到那满园姹紫嫣红的花木以及一幢幢古色古香的的建筑展现在他们眼前时,那股高兴劲儿,几十年过去了,仍然历历在目。生活在农村的孩子们少有在城市逛公园的经历,映入他们眼帘的都是陌生和新奇,也就从那时起,我在教育上感悟到了一个道理:学生时代,不仅要注重读书,更要注重远行和观察。难怪直到今天,不少教育家竞相呼吁游学的重要,反复强调在孩子的教育上,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那一天,学生们在红园游玩了整整一天,一直到了傍晚时分,大家才依依不舍地回家了。几天后,语文老师告诉我,我们班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我想那是通过参观红园得到的成果,孩子们在写作中有了真情实感。 

    1994年夏天,我的好同学文秀带着他两岁多的宝贝女儿倩倩,邀约我来到了红园。那时候,红园里供孩子们游玩的游乐设施又增添了不少。倩倩坐在一列儿童小火车上,高兴地抓住扶手陶醉在自己的世界里,我们两个人在旁边的茶园倒上三炮台碗子开始慢慢喝茶。他兴奋地告诉我,他们几个朋友合伙开的装潢公司已经开始运转,效益乐观。他邀请我适当时候去参观他的公司。记得那天天气很好,我们两个人躺在休闲椅上,谈天说地,度过了一个美好的下午。 

    可是谁能料到,那次红园一起喝茶竟然是我和文秀的最后一次相见。那年秋末的一天,在东乡县那勒寺教书的我听到了一个不幸的噩耗:好朋友文秀突然离世了。在那个偏远山区的学校里,我在泪水中度过了一个漫长的不眠之夜。第二天,我在一位朋友的陪伴下来到了文秀的墓前。一垄簇新的黄土无情地将我们隔开在两个世界,我捧着颤抖的双手为挚友祈祷平安,跪在坟前,我的眼前不断闪现的是半年前,我俩在红园的那次饮茶和畅谈…… 

    二十年后的2014年夏天,我和妻子带着小孙子来到了红园散步。一眼望去,百花争艳,盆景满园,鸟鸣燕飞,一艘艘小船在湖面上荡漾,红园里一派生机。我们找了一个休憩的地方坐了下来。顺便要了两份小吃在树荫下享受起美食。突然,一列小火车载着许多孩子开始跑了起来,孩子们的笑声一下子将我带回了20年前,我仿佛看见火车上有一个孩子就是倩倩——顿时,文秀那清秀的面容和高挑的身影再一次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临夏市鉴于红园的狭小,为了适应市民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又投巨资建设了一座更加辉煌、宽敞的公园——东郊公园。于是,红园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线。很多人几乎忘却了这个早已失去热闹和辉煌的公园,但是,我还是经常要去的。我总是喜欢去这个即将废弃的故园,因为它承载过我少年时代的美好梦想以及青年、壮年时期的很多弥足珍贵的记忆。

编辑:临夏新闻网 责编:孔令定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2025 www.chinalxnet.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临夏州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市团结路25号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230079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