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9日
河州牡丹:遗落在西部的一颗珍珠
时间:2017-12-26

徐光文

33.jpg

“牡丹随处有,胜绝是河州。”

河州的春天是属于牡丹的,当融融春意染绿古老的河州时,煦煦的春风就送来了牡丹花诱人的芬芳。此时的河州,到处盛开着雍容华贵、娇俏艳丽的牡丹。仿佛置身于牡丹王国的世界。

牡丹,被拥为“百花之王”。她玉笑珠香,冠绝群芳。她是民族兴盛的象征、是人民幸福的写照。中华牡丹,从古至今,被誉为国花。物竞天择,经过漫长岁月的历练,中华牡丹形成了一个五彩缤纷的大家族。河州紫斑牡丹,在牡丹家族重要成员中,因其花瓣基部有明显的色斑而得名。

河州牡丹,历史悠久,名冠三陇,河州有小洛阳之美誉,为历代文人墨客称道。明代大学士解缙身处河州,身在异乡,面对着如盘的河州牡丹,动情地吟诵道:“秦地山河无积石,至今花树似咸京。”清人吴镇则对河州牡丹有这样的描绘:“枹罕花称小洛阳,金城得此讵寻常。”

河州人爱牡丹,那是爱到了骨子里。把牡丹列为当地花卉之首。河州牡丹品种繁多,约在百种以上。其中以紫朱砂、佛头青、梨花雪、粉西施、绿蝴蝶、醉杨妃等最为名贵。其花色有红、白、紫、黄等多种,即使花色同为红花,有的如丹,有的像火,有的却似红玛瑙那样晶莹;同为白花,有的似冰,有的若银,有的宛如白玉。花香沁人肺腑,令人陶醉。其花瓣基部有明显的紫斑,树高达两米,花大盈尺,造型端庄妩媚,花香袭人,色泽艳丽,一树树如花伞撑开,一朵朵如彩云追月。

河州人喜欢种牡丹,早在800多年前,河州就有栽培牡丹的历史记载。金代墓葬中就有牡丹为题材的砖雕倩影;河州还有闻香推门而入赏牡丹的习俗。每逢花开时节,河州到处弥漫着牡丹的芬芳,令人心旷神怡。纵使你情不自禁推门而入,与热情豪爽的主人一起赏牡丹,品香茗;河州人最恋唱牡丹。时至今日,在“花儿的故乡”众多的花儿曲令比比皆是,其中“牡丹令”最为有名。以牡丹命名的花儿曲令还有“白牡丹令”“二牡丹令”等等。歌手唱道:“上去个高山(者)望平川,平川里有一朵牡丹;看去是容易(者)摘去(是)难,摘不到手里是枉然。”“白牡丹白(者)娆人哩,红牡丹红(者)破哩;尕妹的身旁有人哩,没人是我陪着坐哩。”“尕妹是牡丹(者)花中的王啊,绿叶儿配上,骨朵儿打上,清水儿浇上,花园里开哈的漂亮呀,越开是越旺,阿哥是蜜蜂者落上。”

在花儿中,以牡丹暗喻亲爱之人的歌词更是不胜枚举。一曲曲高亢婉转,跌宕起伏的花儿,唱不尽河州人对牡丹的挚爱和赞美,她是老百姓心中流淌的优美之歌;河州人更喜欢写牡丹、画牡丹、雕牡丹、刻牡丹、绣牡丹。

巧手的姑娘们把一幅幅惟妙惟肖的牡丹剪纸,在春节贴上窗棂,把千姿百态的牡丹绣在锁袋、围腰、肚兜、枕套、鞋垫、袜底上;聪明的画匠则将牡丹描绘在板柜、方桌、炕柜、炕桌、木箱上,牡丹随着灵巧多变的刻刀绽放在雕梁画栋间;在闻名遐迩的河州砖雕和彩绘中,以牡丹为主题的作品比比皆是。东公馆、临夏红园、寺院庙宇、拱北等古建筑的砖雕上,都有牡丹的影子。在民居四合院、照壁大门等建筑物上,镶嵌着一幅幅名为“玉堂富贵”“富贵延年”“富贵寿考”“国色天香”的砖雕作品。

牡丹园更是遍布河州大地。每当五月,牡丹绽放出她那甜美的笑靥,笑迎西面八方的宾客。它传递着河州人民热爱生活的精神风貌,体现着迷人的河州神韵。在这期间如做客临夏,随便走进那家,好客的主人会用沸腾的“牡丹花”开水沏上八宝盖碗茶,和那盛开的牡丹一起,热情迎接你的到来。

关于紫斑牡丹,河州还流传着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传说河州有一大户人家,在后花园里种植了几十丛牡丹,让一名丫鬟操持务劳,那姑娘美艳动人,长的像花朵一般。大户人家老婆嫉妒丫鬟的美艳,衅故打死埋在了牡丹树下。第二年牡丹打开蓇葖时,色泽格外艳俊。人们掰开花瓣,发现粉状里藏着紫斑,花香悠悠,气味袭人,牡丹花开时常见一位美女月光下徘徊在丛中……

在河州,你总会听到紫斑牡丹的美丽传说,带着神秘的色彩,世代流传至今。

热情好客的河州,欢迎四海宾朋牡丹月里来,观赏河州牡丹。


编辑:临夏新闻网 责编:孔令定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2025 www.chinalxnet.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临夏州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市团结路25号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230079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