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器,是指以岩石为原料制作的工具,它是人类最初的主要生产工具,盛行于人类历史的初期阶段,从人类出现直到青铜器出现前,共经历了两三百万年,属于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发展的古代文化水准,以制造和利用石制工具为特点。因为科技不发达,人们只用石头制造简单的工具,所以这个时期被考古学界称作“石器时代”,而随着时代的推进,人们对石器的研制也在不断改进,根据工具的形状和使用的复杂程度,石器时代通常划分为三个相对独立的阶段,即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收藏于临夏州博物馆的这件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石斧,长14厘米,宽5厘米,刃宽6厘米,厚4厘米,重0.653千克,表面打磨光滑,锋刃锐利,整个石斧器型保存完整,属于国家三级文物。继打制石器之后的磨光石器,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标志,以打磨和钻孔的技术和极整齐对称的形式(方的、长方的、圆的等等)成为石器工具发展的高级阶段。
石斧是用于砍伐等多种用途的石质工具。斧体较厚重,一般呈梯形或近似长方形,两面刃,磨制而成。这些石斧所用的石料多以石英和砂岩为主,锋刃都很锐利,它们既是劳动工具,也是随身携带的武器。
古代石器制作和形式的发展过程由最初不固定的形式进步为固定的,由不整齐的进步为整齐的,由非对称的进步为对称的,由随意拾来的原料进步为专门采集的原料,经过悠久的岁月和在不断的劳动生活中发生的。石器的演进是适应着劳动的需要,反映了人的手的进步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喇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