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4日
“农家乐”乐农家 ——记全省乡村旅游示范村临夏市折桥村
时间:2019-07-17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睿君

  夕阳西下,临夏市折桥镇折桥村迎来一天当中最热闹的时刻——南来北往的车辆不停穿梭,“农家乐”里堂倌叫喊声此起彼伏。

  “阿哥、阿姐,快里边请!”折桥村御香阁农家乐老板马龙一边忙着招呼客人,一边回头喊道,“快上茶,切西瓜。”一会儿工夫,他家占地近1亩的“农家乐”里已宾客满座。

2_副本.jpg

  下午时分,马龙在“农家乐”厨房里准备晚上所需的食材。

  折桥村毗邻折达公路,是临夏市区通往永靖县、东乡县的必经之路。这里聚居着以东乡族为主的少数民族群众685户3290人,人均耕地面积仅0.32亩。

  上世纪90年代初,村里个别头脑灵活的人依托独特的地理优势,率先办起了“农家乐”。随着临夏市旅游资源的日渐丰富,大量本地及周边游客前来观光游玩,为折桥村的“农家乐”带来源源不断的客流。

  “很多群众看到周边'农家乐'里生意火爆,也纷纷动手创办起来。”折桥村党支部书记马福荣说。

3_副本.jpg

  折桥村“农家乐”一角。

  2015年,折桥村的“农家乐”已有近60家。为了提高“农家乐”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便于统一规划管理,由折桥镇政府的牵头,折桥村专门成立“折桥湾农家乐协会”,并吸纳30多位善经营、懂管理的农家乐负责人成为会员。“农家乐协会”及时快速地把有关农家乐发展的规划和政策传递到家家户户,并第一时间组织实施,极大地加快了“农家乐”抱团发展的步伐。

  “农家乐”要想长期稳步发展,就必须保证经营品质“不褪色”,食品安全全过关。为此,折桥镇在折桥村开展“明厨亮灶工程”,为各家各户安装油烟净化器、隔油池、垃圾桶等,并联合工商、食药监督等部门与“农家乐协会”共同监督。

  2018年,折桥镇组织30多位农家乐负责人赴陕西袁家村参观考察,学习当地经营模式与发展理念。“出去学习后收获很大,我们找到了差距,学到了更科学的发展理念,制定了长期发展规划。”林枫阁“农家乐”老板妥林林介绍说。

  截至目前,折桥村的“农家乐”已发展到108家,其中贫困户办起的“农家乐”有18家,解决当地群众就业1000多人。“每年5月牡丹节期间,是我们生意最好的时候,每天的营业额就有近3万元。”妥林林高兴地说。

  据统计,折桥村“农家乐”年营业额已达3000多万元,年均纯收入1500万元,并辐射带动周边5个村先后办起了“农家乐”。“农家乐”不仅成为折桥村独具特色的一张“名片”,更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

编辑:临夏新闻网 责编:孔令定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2025 www.chinalxnet.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临夏州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市团结路25号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230079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