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1日
马福辉 用真情浇灌社区之家
时间:2021-06-01

1621827478574230.jpg

马福辉 用真情浇灌社区之家

bacf166e-e146-4108-9fec-1cae67cfc7c2.jpg.jpg

关爱弱势群体

走进现在的东乡县城南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崭新的居民楼、整洁的柏油路、风景如画的公园,处处充满着现代化生活的气息。社区内部,幼儿园、小学、卫生室、党群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随处可见,老人喜笑颜开,孩童追逐奔跑。搬迁户家中,敞亮的客厅里,新购置的沙发、茶几、餐桌等摆放有序,住户熟练地使用壁挂炉、天然气……每家每户俨然已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眼前这样的幸福生活离不开易地搬迁的好政策,也离不开社区干部的真情付出。

初心不改 敢为人先挑重担

在东乡县历史上,像锁南镇城南区如此大规模的易地搬迁还属首次,由于辖区搬迁群众多、管理难度大,城南社区建立之初,社区党支部书记候选人一直是个难题,经过镇党委会议多次研究,最终将目光放在了年轻优秀的干部马福辉身上。担任党支部书记后,服务社区1710户搬迁户9601名群众的重担便落在了马福辉带领的城南社区党支部肩上,他掷地有声地向镇领导承诺:“我们一定全心全意服务好搬迁群众,竭尽所能做好搬迁群众社会融入、输转就业及其他后续服务工作。”

城南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错综复杂、千头万绪,每一样工作开展起来都异常困难。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光靠正常的工作时间是无法保障进度的,于是,自城南社区党支部成立之日起,“5+2”“白加黑”“连轴转”,就成了马福辉的工作常态,他常说:“只要自己能吃苦,工作就能往前推,搬迁群众就能住踏实、留得住。”

去年3月,正值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马福辉没能在妻子分娩之时陪伴左右。闲暇时,只能通过微信视频安慰妻子、看看刚出生的女儿,他心里充满愧疚,但他深知,社区1700多户群众更需要他。

事无巨细 贴心服务解民忧

群众从大山深处搬出来,住得顺心才是关键。长期居住在大山深处土坯房的群众刚搬到县城楼房后很不适应,“马书记,我家马桶堵塞了”“马书记,到我家看看吧,我家壁挂炉太费气了”“我们楼的电梯停运了,上下楼不方便,麻烦你给看一下”“我家天然气有警报声,无法正常使用”“我家断水了,不知道什么原因”……诸如此类问题,每天都有反映,甚至深夜都有群众打来求助电话。

搬迁户从农村搬到城市、从农民转变为居民后,对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转变产生的焦虑和不适应,马福辉都会不厌其烦地逐一入户协调解决。“搬迁群众事无小事,他们以前没住过楼房,也没用过天然气、壁挂炉、电梯,出现问题,只能挨家挨户去解决,帮助他们尽快适应、融入搬迁后的城市生活。”马福辉说道。

菜单化管理 精准引导谋富路

为实现对搬迁群众的精准化管理、精细化服务,马福辉借鉴其他易地扶贫搬迁点经验,结合城南社区实际,探索推出了“党建+数据分析+就业服务”的服务模式,以搬迁群众就业为重点,设计建立了搬迁安置点户情台账,组织工作人员逐户逐人摸排登记,摸清家庭人口、学生入学状况、劳动力状况、收入来源、就业需求等方面底数,分年龄、分技能、分意向、分需求形成搬迁户就业岗位菜单、就业状态清单、劳动力资源账单,建立信息台账,并整合扶贫车间就业、劳务输转、县内项目建设工地、职业培训就业、县上行业部门用工等信息资源,精准分析数据,实行动态管理,科学指导搬迁群众就业,确保每户至少有两人以上就业、两个以上增收渠道,保证了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为了让搬迁户住得更贴心、更温馨、更便利,经过马福辉多方奔走协调,安置点和县城之间开通了公交车,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出行……现在的城南社区,周边各类基础设施已建设齐全,群众实现了出门有组织、出门有就业、出门有学校、出门有公园、出门有医院、出门有公交、出门有商场的优质生活服务。

真情付出换来认可和肯定,在5月9日召开的全州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马福辉被评为“全州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

编辑:临夏新闻网 责编:孔令定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2025 www.chinalxnet.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临夏州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市团结路25号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230079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