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条新修的道路连接内外,一排排新房安居着万千群众,一所所现代化校园内书声琅琅、孩童穿梭,相映成趣……眼前的这一幅幅和谐画卷,印证着永靖县杨塔乡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繁荣发展的新生活。
近年来,杨塔乡党委、政府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积极引导全乡上下、各族干部群众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和省、州、县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坚持以点带面,突出特色,打造亮点,在全乡掀起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热潮,全乡上下呈现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文化繁荣、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生态文明、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强组织凝合力 高站位推进创建工作
“自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开展以来,乡上成立了以乡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乡直各单位、各村和宗教场所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杨塔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每年拿出工作经费,有效保障创建工作顺利开展,形成了衔接紧密、延伸到底、全面覆盖的工作格局,确保创建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落实、有人督促。”该乡党委书记冯欢喜说。
同时,该乡始终把加强党的民族政策学习作为指导工作、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落实的重要前提,列入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第一时间学习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县部署要求,对具体问题进行研究部署,及时解决创建活动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学习,使干部政策理论水平和依法管理民族宗教工作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重宣传强信心 高质量推进创建工作
“近年来,在国家扶贫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来村里游览石林景区、观看傩舞戏的人越来越多。我家种了几亩花椒,还养了70多只羊,今年我打算在村里开个农家乐,让游客玩得开心,我家的日子更有奔头……”该乡胜利村群众杨自全深有感触地说。
该乡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找准宣传教育与社会心理的契合点、与民族情感的共鸣点、与群众切身利益的结合点来抓宣传教育,通过集中学习培训各类创建业务知识、观看宣传片、开展研讨交流等,进一步增强了全乡上下民族团结意识,提高了统战民族宗教工作水平。
同时,借助炳灵石林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傩舞戏多彩的民族元素,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旅游扶贫开发深度融合,充分利用定点承办5·19全国徒步大会和“圣镜山杯”全国滑翔伞联赛(甘肃·永靖站)两场高端赛事的有利契机,组织群众进行傩舞戏展演,在省州县主流媒体发布的同时,发动全县新媒体通过网络直播、快手直播、抖音等方式同步推送,达到同频共振、全面放大的效果,累计吸引省内外游客10余万人,进一步扩大了杨塔乡的影响力,全乡各族干部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不同民族多元多彩文化得到传承,乡村旅游扶贫道路更加开阔。
办实事聚民心 高标准推进创建工作
“近年来,徐湾村大力实施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户均种植马铃薯10亩以上,收入达1万元以上,有效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去年,在帮扶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合作社小杂粮扶贫车间开始运营,第一年实现消费扶贫100多万元,群众实现首次分红300元,有力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为决胜脱贫攻坚、开启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徐湾村党支部书记赵仕海告诉记者。
该乡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助推全乡各项事业发展,全面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打造区域经济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多元文化和谐共存、民族关系和谐稳定的示范乡。
在具体工作中,充分依托“党建+”合作社引领带动,着力打造一村一项富民产业,目前,全乡已完成脱毒马铃薯原种种植572亩、马铃薯一级二级种种植2000亩;完成有机黄芪种植1500亩、有机党参种植200亩;完成全膜玉米种植5000多亩;松树湾村百头牛养殖场已投入使用;胜利村游客服务中心拓展提升、环炳灵石林观景花带建设和赵山村农家驿站等一批旅游基础项目建成运营。这些民生项目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通过不懈努力,杨塔乡发生了巨大变化,美丽乡村稳步推进,特色产业富民增收,生态建设绿色发展,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全乡各族群众在建设美丽新杨塔的征程中迈出了可喜一步。如今,走进杨塔乡,所到之处皆能看到各民族和谐共存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