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地质公园——临夏市八坊十三巷 六十里牡丹长廊
记者 刘刚林 马健
每个地方都有一条街一条巷子承载着一段历史,它们是一个古镇、一个村落的历史折射,历经岁月的淘洗,依然保存着古老的风情。
北京的南锣鼓巷、福州的三坊七巷、成都的宽窄巷子……这些巷子热热闹闹、熙熙攘攘,一面墙、一座房都有故事,皆是风景,而临夏可以相提并论的就是八坊十三巷。
作为临夏地质公园组成部分的八坊十三巷是临夏市旅游的一张名片,已经成为游客来临夏必去的景点之一。走进巷子,各式极具中国古典建筑风格的古民居院落坐落其中,庄严肃穆,秀丽壮观,具有极高的观赏性和实用性;行走在青石板路上,只见街巷纵横、人烟稠密,店铺鳞次、商业繁荣,有尝不完的风味美食,看不够的民俗风情,品不尽的花园曲径,每一刻都不能复制,走走停停,总能发现一些美好。
“八坊”是历史上对临夏城外南关一带回族聚居区的泛称。从唐代开始,八坊先民不断在河州城附近留居,为这里的子孙们留下一片文化气息厚重的古街民居建筑群。从元代到清朝前期,形成了八个“围寺而居”的教坊,简称“八坊”。到清朝后期,围寺而居的八坊格局完全定型,并得到不断巩固和发展。随着历史的变迁,八坊的肌理格局被完整的保存下来,形成横向六条、纵向七条的13条巷子,“八坊十三巷”由此得名。
在这里,巷子与阁楼比邻,院落与门庭相通,门门相扣、巷巷相连、道道相通,虽错综复杂,但井然有致,能叫上名号的,有大旮巷、拥政巷、铁家巷、沙尕楞巷、仁义巷、王寺巷、专员巷、石桥巷、坝口巷、大南巷、小南巷、细巷、北巷。
虽历经千年沧桑,却仍然保持着当年的恢宏气势和古朴风貌,形成了八坊乃至河州地区独特的建筑艺术风格,成为历史留给临夏人民的一份宝贵的人文遗产。
80号院古称大公馆,现在是八坊民俗馆,是这里的代表性建筑,原为显赫人家的宅邸,其风格与老北京四合院相近。内中正院4座,院中套院,院院相通,亭台楼阁,曲径回廊。正院之外,尚有后院、南院、车马院、花园和库房。建筑群四周有高大围楼及哨楼,兼具军事防御功能。建筑融入回族砖雕、汉族木刻、藏族彩绘等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元素,代表了当时临夏地区的建筑水平。
城市历史街区的空间营造,开辟出一条现代生活与历史对话的通道,让人们可以自己去循迹城市的文脉和精神。今天的八坊十三巷,占地0.41平方公里,较完整地保存着30院四合院和109座古民居。
漫步街巷,去触摸历史留下的痕迹,尤其是民俗馆、手工艺馆、人物故事馆与原汁原味的地方小吃、居民生活、市井风情和谐相融,生动诠释着传承与创新的新时代城镇发展主题。如今的八坊十三巷,已经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西北民族建筑的博览园、多民族团结融合的大观园和游客心目中的文旅新地标,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关于这里的美食,若不是置身其中去品尝,很难用文字或语言完整叙述。各种特色小吃遍布巷中,油香、油馃馃、馓子、酿皮、凉粉、甜麦子、牛杂割、羊杂碎、鸡蛋醪糟、糯米枣糕、糖油糕……没有一样不是中华饮食文化中的精华,没有一样不是八坊人热爱生活的体现。
八坊人爱花,无论院子大小,都留一块花圃,种着各种花卉树木。八坊人尤爱牡丹,在这里,不仅墙上雕的是牡丹、门廊上刻的是牡丹,而且家家户户院中大都会种牡丹,在牡丹花开的时节,推开院门总能看到牡丹盛开,花团锦簇。
八坊人爱牡丹只是临夏人种牡丹、赏牡丹、唱牡丹、画牡丹、挂牡丹、绣牡丹的缩影。这里自古就流传着“牡丹随处有,胜绝是河州”的诗句,尤以临夏紫斑牡丹誉满西北,被称为“牡丹之乡”。
说起牡丹,就不得不说一下临夏地质公园的另一个组成部分——临夏市六十里牡丹长廊。
临夏市六十里文化牡丹长廊位于该市北滨河西路与南滨河东路之间,东起折桥湾,西至北滨河西路,全长17.98公里,绿化总面积32.5万平方米,是临夏市最具代表性的绿色生态长廊。
牡丹为花中之王,是民族兴盛的象征,是人民幸福的写照。河州牡丹,历史悠久,为历代文人墨客称道。这里的牡丹品种繁多,约有百种以上,其中紫朱砂、佛头青、梨花雪、粉西施、醉杨妃等紫斑牡丹冠绝国内,其花大盈尺,花瓣基部有明显的紫斑,造型端庄,花香袭人,色泽艳丽,一树树如花伞撑开,一朵朵如彩云追月。
六十里牡丹长廊是临夏市按照“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花则花”的城市绿色发展理念,结合当地气候环境特点打造而成,这里大面积栽植有状元红、佛头青、白雪塔、粉狮子、粉西施、河州粉(腰黄)、玉壶冰心、蕉头朱砂等紫斑牡丹200余种共计8.13万株和四季玫瑰52万株,同时栽植垂柳、云杉、油松、银杏、核桃树、五角枫等景观树,芍药、樱花、丁香、连翘、榆叶梅、红宝石海棠等花灌木,紫叶矮樱、小叶黄杨、金叶榆、丰花月季、大花月季等小灌木和石竹、福禄考、德国鸢尾、大花萱草等宿根花卉,还引进栽植了荷兰郁金香等。
六十里牡丹长廊铺设曲径小路、人行步道、园路广场等1.4万平方米,修筑古典式观景凉亭2座、小游园13处、主题雕塑4组,突显了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地域特色,营造出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景观效果。
“白牡丹白着娆人哩,红牡丹红着破哩。”每年“五一”小长假前后,牡丹竞相开放,临夏市变成花的海洋。临夏人把牡丹盛开的5月称之为牡丹月,并借此开展牡丹文化月系列活动,推出涵盖文化娱乐、体育竞技、特色美食等各领域的活动,吸引着八方宾客前来观光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