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9日
宁河景观滴珠山
时间:2018-01-02

22.jpg

和政县古称为香子城、诃诺木藏城、宁河驿、宁河县,地处临夏南部山区,属于高寒阴湿地区。由于复杂的地理气候环境,造就了这里山峦叠翠、遍地溪泉的奇特景色。因此,从古至今,和政县就有陇上泉城的美誉。而泉城的代表,当推离县城东约一公里处的“滴珠山”。

滴珠山是由白垩纪岩石形成的自然地质奇观,因山顶有一股长年不歇的清泉从悬崖峭壁上飞泻而下,其瀑如虹,水落岩下,如万珠落盘,空谷传响,是以名滴珠山。

滴珠山在明朝就已闻名遐迩,是著名的河州八景之一。这里山清水秀,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从明朝大学士解缙、刘宪、鲍龙,清朝诗人祁梅仙、吴镇,到民国的邓隆、丁俊、张健等,均以诗歌词章颂扬滴珠山,从而为滴珠山增添了天下名山所特有的文化品质。如:

 

宁河城头百丈涌,

泻下通明五色虹。

若到关头应驻马,

下瓢一饮醉春风。

 

这是明朝大学士解缙咏滴珠山的七言诗。从解缙咏诗到如今近六百年的历史中,滴珠山虽经历了无数次人为的洗劫,但仍有许多古人遗迹留存其中。由此可见,此山在朝代的兴衰起伏中,以自身之魅力长存于世,给人民群众的生活提供了无尽的乐趣。

滴珠山的构建是以流泉飞瀑为中心,缓山势分层次展现上来的。在山下是看山,到山中是听泉,到山顶放眼远眺,则和政县城尽收眼底。这方太子山白雪如盖,南岔河川道绿野万顷,麦浪翻滚,心之旷、情之怡,至此方有感受。

33.jpg

从山下公园门口进山,首先扑入眼帘的是水朽石垒成的假山盆景。一道喷泉从中涌出,水柱高达数丈,如天女散花,洋洋洒洒地落在盆栽花木上。水朽石是和政特产,瘦、漏、奇、怪如太阳石,在陇上十分有名,是制造盆景、假山的上好材料。一块水朽石,稍加雕饰,摆上微型的塔、桥、楼、阁,放入盆中水上,再覆盖上诸如青苔、绿草等植物,以水朽石吸水性强的特点,可保盆景长青不衰。在水朽石山旁,有一个小月牙池,池壁上刻有斗大的两个字“和沼”。这两个字是民国22年(1933年)时任和政县县长的火灿所题,距今有七十多年的时间了。离开“和沼”,沿曲径而上,便到了“桃池”。“桃池”形若桃子,桃核是一尊石雕青蛙,栩栩如生,憨态可爱。桃石上有明代解学士亲笔书写的四个大字“悬壶点漏”。关于“悬壶点漏”,已故的临夏张思温先生多方考究,确定出自解缙之手。欣赏完解学士题词,再环顾四周,池西有岩石鼓凸悬峙,草木遮掩,岩形如壶,其面涔涔汗浸,上下湿润,渗出滴滴露珠,晶莹如玉,缓缓落入月池。滴珠山从此享誉陇上。

过桃池,沿石阶而上是“移风亭”。移风亭于1985年重建。在移风亭仰望山顶飞瀑,似银河落天,气势如虹,四溅的小水珠在阳光的折射下,虹霓再现,异彩纷呈。过了移风亭,再拾级而上,便到了滴珠山的山巅“老人峰”。飞瀑就是从这里一泻而下,在池潭里溅起了大大小小的玉珠。从老人峰环眺,天高云淡,四处美景如写意山水扑面而来,新鲜的空气沁人心脾,大自然在滴珠山给人类创造了美的净土。

滴珠山是树山,经过和政县多年的封山育林,建筑围墙,在保存了原有的名胜古迹之外,又新植了松柏、杜鹃、苹果、金凤、沙梨等树种。现在山间的石阶已硬化,蜿蜒在树林、修竹丛中。依山势配建的亭台楼榭,雕梁画栋,点缀在山峦池畔,是旅游观光时歇息的好去处。徜徉其中,名家墨迹,匾额楹联,各有情趣,如移风亭上原和政县委书记郭栋先生撰写的楹联颇有看头:“悬壶点漏滴滴明珠迎游客,飞瀑直泻瓢瓢玉液醉春风。”楹联融滴珠胜境与和政名酒于其中。他处匾额,既有书法名家力作,又有乡人俊秀的得意墨迹。

23.jpg

滴珠山清幽灵秀,原有的流泉飞瀑、茂林修竹、苍松翠柏,再加上构建在其中的亭台楼榭,红墙绿瓦,构成了玲珑小巧的园林式公园,这里山瘦、水奇、廊曲、径曲。这一切在树海里时隐时现,饶有情趣。沿路而行,或山、或泉、或树、或瀑,各处景色绝不雷同,再加上留存的文人墨迹,此山更有了陶情养性的无穷魅力。

滴珠山的美不仅在春暖花开的阳春三月。其绿有夏之韵,其红有秋之叶,而其白则在严冬腊月,长年不绝的滴珠山流泉飞瀑,在这时形成天然的冰雕世界。一壁罕见的冰瀑从老人峰直挂而下,像天然的冰雪画长轴,其晶莹剔透的洁净,叫人生出无尽的畅想。春、夏、秋、冬,四季变幻的滴珠山,一如多情的女子,把自身的美发挥到极致,供人们去观赏。

河州进士邓隆先生有诗云:“天龙随地来,迎风颠倒舞。龙涎作泉流,坚者化石乳。乳石多波折,故激泉溜怒。有时如雷鸣,有时半吞吐。”

编辑:临夏新闻网 责编:孔令定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2025 www.chinalxnet.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临夏州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市团结路25号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230079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