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4日
民间艺术——雕刻葫芦
时间:2017-12-18

 雕刻葫芦是临夏一项别具特色的民间艺术,雕葫芦的材料,来源于家种葫芦,但又不同于过去的酒葫芦——“蚂蚁葫芦”、舀水瓢——“长颈葫芦”。雕刻则专用小圆葫芦和单吊葫芦。讲究大小均匀,即所谓“小如珠,大如拳”。

 雕葫芦工艺复杂,除了选好“胚子”外,还要经过六道工序。一是开口,在选好的葫芦顶上旋一个圆口。二是掏籽,又叫挖肚子。要分次进行,一次掏光会萎缩。三是挖瓤,又叫旋肉。也要分次挖,边挖边晒,不然就会“塌壳”,直至仅剩一层薄壳。四是晒泡。晒干后,用开水烫泡表皮。五是刮皮。分两次,头次粗刮,二次细刮。六是上光。一种是手摸上光,一种是打蜡上光。最后才确定内容,画面构思,根据葫芦的大小结构布局。

1513149352132854.jpg

1513149388204831.jpg

葫芦创作一般以没有阴皮的金黄色葫芦为佳。因其色泽金黄,葫芦细腻、纹理不太明显,适合多种技法。而现实中一般会把有瑕疵的葫芦作为烙画葫芦的首选,通过烙画遮盖葫芦上的瑕疵。

雕刻葫芦,以葫芦为纸,以针尖为笔,一笔笔让针尖游走在葫芦上,刻画出一幅幅精美的图案。雕葫芦必须要具备扎实的国画基础,否则就刻不好葫芦。一般先用铅笔打底稿,这叫“引”。然后以特制的钢针(分大、中、小三种)刺破表皮,镌刻表皮,涂以松墨,最后上光。

1513149428161923.jpg

雕刻葫芦的“刀法”轻于金石,重于微雕;技法能上能下大致与笔雕相同。点、挑、划、拉、刺、勾……轻重有致,力求眼心手配合默契,一气刻成,稍有不慎就可能功亏一篑。

葫芦雕刻已有上百年的历史,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欣赏、收藏雕刻葫芦的人越来越多,雕刻葫芦已成为文人雅士博古架上的首选艺术品。临夏雕刻葫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成为临夏地区特色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堪称临夏一绝。临夏葫芦雕刻艺术也与临夏建筑艺术中的砖雕、木刻、彩绘相媲美,而成为一张临夏名片。 

精美的雕刻葫芦,一枚在手,反复欣赏,会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无穷的遐想,临夏雕刻葫芦,已带着临夏人的聪明才智,走出国门,深受各界人士的喜爱,大放异彩。

4.jpg

5.jpg


编辑:临夏新闻网 责编:孔令定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2025 www.chinalxnet.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临夏州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市团结路25号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230079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