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造幸福生活
——康乐县八松乡南山村发展蜂产业见闻
每次在康乐县采访,都会听到许多关于“蜂”的传说,尤其是著名的“蜂窝寺”,因几百年前,这里丰富的野蜂蜜帮助人们度过饥荒而得名,为此,想了解这里野蜂蜜的事一直藏在心里。近日,记者来到该县八松乡南山村采访。
与蜂窝寺比邻的八松乡南山村,在精准脱贫中,把野蜂蜜作为一项产业来培育,成立了八松乡南山村土蜂养殖农民合作社。南山村在康乐县西南部,是县上确定的重点贫困村之一,全村260多户群众中就有110户建档立卡户,贫困面高达40%。南山村处在一个大山坳,周围是起伏的山峦,山上,各种野花繁星点点;山腰农田田埂和家园四周,植被非常茂盛;西南面的太子山下是一望无垠的原始森林。
这几年,随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开展,南山村的交通等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外面来的人多了,外出的人也多了。
70多岁的村民高国平说:“从我记事起,村里不少人家养蜂,蜂蜜大都自产自销。”2016年的春夏之交,南山村来了一位特殊的游客,他来到高国平家,看着他养的蜂,又了解了蜂蜜的生产过程后说:“我研究了很多年的蜂蜜,发现这里的蜂蜜质量是一流的。”
他就是省农科院专家王成国。之后,八松乡请食药专家对南山蜂蜜进行鉴定,认为南山村的土蜂蜜是非常优质的蜂蜜。
很快,八松乡及南山村包村干部,村“两委”班子作出决定,于2016年10月成立了南山村土蜂养殖农民合作社。2017年4月注册了“左脚印”蜂蜜商标,采取了“村党支部+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随后,村上投资30多万元,初步建成南山村养殖场,20多户群众的近100箱蜂入股到合作社,同时,配套建成蜂蜜生产全程视频监控、蜂蜜包装车间和电子销售网络。
南山村“左脚印”蜂蜜已进入市场,深受消费者欢迎。记者现场连线一位兰州网络上求购者,他说:“我们从视频看到,南山蜂蜜有丰富的采蜜源,整个生产过程电子监控,又有合作社主导经营。质量靠得住……”
记者了解到,目前已销售300多公斤,由于养殖场刚刚起步,蜂蜜供不应求。
南山村包村干部高仲虎告诉记者:“目前,因为我们的蜂蜜质量上乘,销路很好,所以群众参与发挥合作社的积极性很高。”
村民张桂芳说:“我们这里的蜜蜂,能到20里外的地方采蜜,一天有好几回呢。只要蜂蜜能值钱,养多少蜂,一年四季都能采到花蜜……”有经验的村民知道,南山村养蜜蜂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南山村采访时,记者看到田野里忙忙碌碌飞来飞去的蜜蜂,它们不辞辛劳,在万花丛中辛勤采蜜,为南山村群众酿造着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