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清晨,记者赶到东乡县凤山乡上沟村时,看到成片成片的玉米秆伏倒在泥水里,被冲坏的路面全是淤泥,不少农家房屋坍塌,满目疮痍。
这里,刚刚经历了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洪水灾害。心有余悸的人们告诉记者,在这大灾大难面前,没有人员的重大伤亡,全靠他们——
7月18日下午,乡、村干部通过上门和电话等方式,将暴雨信息通知给群众,让村民有所警觉。
晚10时左右,暴雨山洪来临,顷刻间,村民马素里麻乃等群众的家被洪水包围;供电设施全部被毁,上沟村一片漆黑混乱,400多名群众的生命危在旦夕。
干部群众:齐心施救被困者
危难之中显身手。预备党员马文明立即召集四社村民马哈比列、马一俩斯和五社村民马哈如、马可瑞等10多名年轻人,不顾安危,冲入暴雨当中。凭着对地形的熟悉,借着微弱的手机光亮,他们趟过齐腰深的洪水,首先摸到了村民马素里麻乃的家门。
此时,马素里麻乃的家门已被洪水和淤泥堵住,马文明等人用3米长的钢管撬开大门,和淤泥一起冲入家中。马素里麻乃的妻子站在房屋的洪水中瑟瑟发抖,他们立即将她救出,并把养殖的牛牵到了安全地带。
接着他们又撬开隔壁家门,看到这个家里的母女二人都被吓呆了,便用担架抬出大人,抱出孩子,转移到了安全地带。
县政协委员张忠新不顾个人安危,从洪水包围的群众家中,背着两名、抱着一名、把3名孩子转移到了安全地带。
在抢险的过程中,附近施工队的民工参与到救灾中。
年轻人冲锋陷阵,有经验的人协调指挥。四社社长马一俩斯一面积极救人,一面指挥大家。
就这样,经过8个多小时的奋战,他们救出了8名妇女和老人、40多名孩子。
县乡村党员干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指挥
灾情就是命令。大约晚上10时许,得知凤山乡上沟等村发生暴雨洪灾的消息后,县包乡领导、全体乡干部首先集结,接着县乡医疗队、民兵预备役官兵也匆匆赶来。凤山乡党委书记妥新平等党员干部身先士卒,趟过2公里的洪水淤泥,赶到现场,开始救援。
在暴雨洪灾中,县委副书记、县长马自仁赶到现场,担任总指挥,全面指挥协调救援工作。
军民鱼水一家亲。哪里有灾难,哪里就有我们最可爱的人的身影,东乡县人武部政委石峰带领县乡民兵预备役30多人,闻险而动,从18日晚12时起,一直奋战在抢险救灾一线!
凤山乡党政负责人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奋战在抗洪救灾一线,用喊话器喊话,现场指挥。在淤泥中、在黑暗中,逐户带领群众撤离危险区域,疏导群众情绪,积极上报灾情,抗洪救灾工作紧张有序展开……
当天晚上,经过各方齐心协力的奋战,上沟村四社、五社的470多名群众获救并安全转移,大部分财产得到了抢救。
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
7月19日,上沟村一、二、三社及冯家坪群众纷纷走出家门,自发将家里的茶叶、杯子、馍馍、蔬菜、清油、大米、面和锅碗瓢盆送到四社、五社,为受灾乡亲送茶端饭,帮忙搭建帐篷、挑水、抬东西,安慰受灾群众。
三社群众王东新家庭条件较好,院落宽敞,他自愿提供自家的院落、房间,提茶倒水,为受灾群众和工作人员安排免费餐食。连日来,还有许多群众要求指挥部安排受灾群众在自家就餐,免费提供食宿。
易地搬迁工程队的2台装载机、1台挖掘机和100多名民工,自发投入到抢险救灾工作中,帮助修通道路。傍晚时分,道路开通后,社会各界纷纷向灾区人民伸出援助之手。19日晚,县工商联运来企业界人士对灾区群众的一片爱心,矿泉水、方便面等物资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救灾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到了上沟村。
当山洪暴发时,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携手书写出了抗洪救灾的动人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