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2日
特色产业的亮丽名片
时间:2018-05-27

砖雕是我国独特的建筑雕刻和装饰艺术,已有2000多年历史。而临夏砖雕,由于其构思巧妙、技法独特,在全国众多砖雕流派中自成一派,成为河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凝结着临夏各族人民的智慧和悠久的灿烂文化。2006年,临夏砖雕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向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了“河州砖雕”商标。 

    近年来,临夏县为了加强特色文化产业开发,着力打造经营性文化拳头产品,使传统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按照“小产品、大产业、大市场”的开发思路,将砖雕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来培育。2008年,在能成砖雕公司成立临夏州砖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随后,在土桥开发区兴办了祥泰砖木雕工艺品公司;去年,又在青韵砖雕公司成功举办了“2017全国砖雕文化传承与创新峰会暨全国砖雕传统手工技艺大赛”……目前,该县砖雕产业发展势头如何?5月11日,记者走进青韵砖雕有限公司进行了采访。 

    “以前的砖雕大赛中,我们公司的武元才、石民获得了弘钰博杯中国民间文物最高荣誉奖系列评选活动《云工奖》金奖,并取得了中国传统工艺大师《资格证书》;张海林、张少军获得首届全国砖雕艺术创作与设计大赛‘云娣杯’砖雕大工匠奖;去年,在全国砖雕传统手工技艺大赛中,6人的作品获奖……”该公司相关负责人沈学军说。 

    多年来,青韵砖雕公司秉承“弘扬砖雕千载精髓传承河州百年绝艺”的理念,严格遵循砖雕生产流程和核心技艺,研发生产的砖雕产品汲取木雕、石雕、玉雕等雕刻手法,巧妙融合国画、书法等艺术形式,既保留着青砖材质特有的质朴简约,又呈现出富丽多样的艺术特征。 

    记者在宽敞、高大的雕刻车间看到,几十名师傅沿车间四周精心地雕刻着,中间摆满了小到一尺见方的微雕工艺品,大到几十平方米的影壁产品。这些以山川、松鹤、翠柏、百鸟、牡丹、梅兰竹菊为主题的产品,构图严谨,素雅大方,栩栩如生,广泛应用于仿古建筑门楼、影壁、墀头、墙垣、脊饰等处。该公司的微雕工艺品以镂空精雕、立体自臻见长,设计巧妙,意境深远,技法细腻,具有独特艺术风格,是收藏馈赠之佳品。

    “公司刚成立,我就到这里来上班了。这里的工作、生活条件都很好。靠着我的工资收入,7年前,就在临夏市天华苑小区买了房子,妻子在家里照顾两个孩子的起居和学习。”家住北塬镇的张少军,每天早上8时按时从天华苑小区开车到公司上班,下午6点多回家,一月下来工资能拿8000元左右。他告诉记者,他从小作坊里的学徒工干到砖雕师傅,后来,还开了一个砖雕铺。但当时,由于销量不稳定、支出费用大,一年的收入很微薄。在青韵公司里上班,他觉得很满足。

    公司党支部、工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与精准扶贫工作。每年,该公司都会邀请泥塑、雕塑专家开展“非遗+扶贫”产业人才培训,提高工人在雕刻方面的技能,还为周边困难群众就业提供技术支撑。“我参加培训一个多月了,现在可以独立完成压条雕刻。师傅说,再学习一个多月,我就能拿上工人们的正常工资。”一边参加培训,一边学习雕刻的贾光能是甘肃联合大学的毕业生,由于学习的是室内设计专业,经多方择业后,他最终选择了青韵砖雕公司。

    据沈学军介绍,目前,该公司有管理、设计、雕刻、安装团队,共280多名员工,其中,砖雕大师7名。有砖雕、木雕、石雕3条大型生产线,各类机械设备200台(套),年产砖雕产品50000平方米,产值5000多万元。

    青韵砖雕公司只是临夏县砖雕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砖雕产业由探索、起步、培育的初级阶段进入渐臻成熟、加速发展的新阶段,从最初的零散、作坊式生产发展为以神韵、能成、青韵等砖雕公司为代表的一批龙头企业,砖雕产业成为该县一大支柱产业。目前,该县年生产砖雕产品2万多平方米、砖雕工艺品5000多件,1800多人从事雕刻及安装,实现产值逾2亿元。产品除覆盖本省各地外,远销青海、新疆、山西、陕西、北京、天津等。

编辑:临夏新闻网 责编:孔令定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2025 www.chinalxnet.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临夏州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市团结路25号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230079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