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4日
东塬村的致富经
时间:2017-12-19

1513645238120155.jpg

东乡县的西大门就是东塬乡东塬村。国道213线和锁折二级公路,从这里经过,沿途可以看到东塬村的美景,干净、整洁的村子、院落,让人感受到这里的和谐、幸福。

    村干部是主心骨 

    东塬村有330户2900多人,这里居住的群众普遍认为村里最值得信赖、最靠得住的人是——马龙和杨哈三,他们是村里的主心骨。 

    马龙是村支部书记,杨哈三是村委会主任。 

    马龙,2007年从州农业技术学校毕业后,跟着父亲搞建筑。那时,村里几次修路、挖水渠,他带上民工、机械参加义务劳动;无论谁家有急事、难事,他都会去积极帮忙。2009年2月,他被村民推选为村主任;2017年2月,被选为村支部书记。 

    杨哈三一直在外地餐厅打工,2005年母亲去世后,他回家务农,照顾年迈的父亲。2006年夏天,巧遇一场大旱,担任村提灌工程管理员的他,让全村群众所有的玉米地都浇上了水,唯有他家的地没有浇上水而严重减产。村民们都心疼地说:“杨哈三总是先想着别人家的事。”十几年来,杨哈三总是这样。今年2月份,他被村民推选为村主任。 

    落实好各项惠民政策是考验基层干部的关键。东塬村村民沙奴海说:“现在,村上对低保户、五保户的认定,危旧房改造和扶贫贷款这些事,都安排得很公道,我们村民们心情也顺畅……” 

    杨哈三总结村“两委”班子的工作时说:“村干部就要把群众的事想在前、干在前,要一碗水端平。” 

    出门在外的人,最担心家里的老人和孩子。远在福建省开饭馆的村民马占奎夫妇和周玉斌夫妇常常告诉人们:“老家里有马龙和杨哈三这样的村干部,我们出门挣钱很放心。” 

    今年7月中旬的一个夜晚,马占奎家门前的路被雨水冲坏了,第二天马龙就组织人修好了;周玉斌家的自来水管破了,杨哈三第一时间赶到他家进行维修。 

    “如今,村里离开谁都可以,就是离不开村干部。”村民马占良深有感触地说。

    “东乡美食”是摇钱树 

    人多地少,交通便利,使得东塬村群众在改革开放初期就走南闯北,谋求发展。 

    从在建筑工地从事苦力型劳动开始,东塬村群众渐渐发现自身禀赋——最适合从事餐饮业。于是,一个又一个东塬村群众开始在各地开办“牛肉面馆”。特别是近几年,随着东乡县实施“发展美食产业,开辟东乡群众致富门路”战略,使东塬村群众的餐饮产业得到长足发展。 

    据统计,截止10月份,东塬村群众在福建福州、厦门,浙江杭州,江苏苏州,安徽合肥等东南沿海大城市开办以牛肉面为主的大小饭馆、餐厅63家。 

    乡土情浓,无论生意多好,出门在外的东塬村群众总是念念不忘家乡。他们会把家乡的家修得漂亮舒适,让老人们安度晚年,让孩子们上学读书。“家人在哪里,心就在哪里。出门在外的有钱人总是以各种各样的办法,支持着家乡的发展。”马龙这样夸赞道。 

    2015年,正值春暖花开之际,在杭州西湖开牛肉面馆的马占奎回到家乡后,给在外从事餐饮业的乡亲们打电话或发信息:“现在家乡发展特别快,人们的消费水平越来越高,在家开农家院也能挣到钱。” 

    他的“倡议”得到了大家的响应。随后,“东乡之家”“东塬农家饭庄”“东塬人家”等农家院在东塬村诞生了。如今已有10多家农家院,但是还有许多人积极筹备,打算明年开办农家院。 

    农家院的开办,拉动了本村绿色养殖业的发展,农家院与养殖户签订供销合同。建档立卡户杨呈祥在扶贫干部的帮助下,按照合同将750多只珍珠鸡出售给农家院,年纯收入达1.5万元,当年实现脱贫目标。 

    “初步统计,今年有20多家农户给农家院提供鸡或羊,实现了脱贫致富目标。”杨哈三说。 

    文明和谐是基础 

    “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文明和谐的大好形势”是东塬村干部群众的共识,他们把工作具体落实到重视文化教育、保持良好的村风民风等方面。 

    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后,全村上下都以无比激动的心情,关注着大会。在村支部的带领下,村上组织全村党员、村社干部和宗教界人士多次集体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 

    东塬小学负责人说:“在东塬村,只有一个孩子因病辍学外,其他适龄儿童都入校读书。这几年,由于村社干部和群众都重视教育,东塬村孩子的入学率、巩固率都很高,接近100%。” 

    近几年,村里年年出大学生。今年村里的杨成、杨锐、马淑秀等3名女孩和2名男孩考上了大学。“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心思用在了孩子的学习上,对教育很重视。”村民沙有布说。 

    “不文明的行为,人人唾弃”;“不讲文明的人是‘病人’,大家要帮助疗治。”在东塬村的显眼处,贴着这样的标语。 

    村民周占文告诉记者:“我们村的村风一直很好,没有出现过赌博、偷盗现象。这两年更好了,每天村里的人早早起来把家院、大门、巷道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各忙各的营生去了。” 

    东塬村有村干部做主心骨,有“东乡美食”产业做支柱,有文明和谐做基础,村民们过着和谐、富裕和幸福的生活。

编辑:临夏新闻网 责编:孔令定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2025 www.chinalxnet.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临夏州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市团结路25号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230079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