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乡县攻克吃水难题 东乡县中西部水厂取水点和厂区 新甘肃客户端讯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王占东)今冬,是临夏州东乡县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饮水清零”项目后的首个冬天。伴随最后1801户于入冬前完成更换冻胀管... [详情]
东乡县攻克吃水难题 东乡县中西部水厂取水点和厂区 新甘肃客户端讯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王占东)今冬,是临夏州东乡县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饮水清零”项目后的首个冬天。伴随最后1801户于入冬前完成更换冻胀管... [详情]
图为刘家峡水电厂检修人员转运机组闸门。(资料图) 高展 摄 作为黄河水利枢纽上的第二代“水电人”,50多岁的孔全有从怀揣抑制黄河水患梦想的少年郎,到默默坚守、承担水电厂核心设备检修工作的老班长,30年间,他见... [详情]
“高高山下新农村,漂亮的新宅挤过了窑洞。”这句花儿说的是今天的南阳洼村。这个地处布楞沟流域腹地的山村贫困发生率曾高达94.14%,2015年,一个被村里人亲切地称为“老杨”的人的到来,让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 [详情]
马麦米乃用自来水 大雪时节,位于临夏州东乡族自治县的沿岭乡,银装素裹,玉树琼枝。据东乡族自治县气象局监测,当天是沿岭乡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最低温度低至零下9℃。 “这么冷的天,水管冻没冻?”东乡县供排水服务中... [详情]
紧扣目标标准,坚持精准方略,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 聚焦产业增收,改善人居环境,脱贫“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县和我省深度贫困县,2013年底,临夏县贫困人口... [详情]
两个“马海龙”,脱贫路不同 新华社记者 程楠 过去,“不适合人类居住”就是“95后”东乡族小伙马海龙所住山沟的“标签”,他一度认为这就是命。而在有“苦瘠甲天下”之称的陇中山区,另一个名叫马海龙的年轻人也曾经这... [详情]
受冷空气影响,黄河宁夏、内蒙古段进入2020年至2021年度封河期。据刘家峡水电厂介绍,刘家峡水库开启“封河流量”运行模式,严控出库流量,确保黄河河道流量均衡。 刘家峡水库正在泄洪(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 陈... [详情]
12月1日,在广河县三甲集镇火炬小学,东乡族女孩马梅(前排)正在教室内听讲。新华社记者颜之宏摄 “老师,这题我会!”在三甲集镇火炬小学五年级的数学课上,一个留着齐刘海、眼神中透露出坚毅的女孩举着手,抢着回答老... [详情]
游人在太极岛赏景 游人在太极岛赏景 骑友骑行之余在景区休整 骑友相约在太极岛骑行 黄河流经永靖县107公里,流域面积较大,保护黄河母亲成为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日前,陇原环保世纪行采访团一行... [详情]
“全国脱贫看甘肃,甘肃脱贫看临夏。”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是国家重点支持的“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近日,在临夏州传来所有贫困县(市)全部“摘帽”“清零”喜讯的同时,另一组来自当地文旅产业助力脱贫攻坚的数据... [详情]
初冬时节,夕阳将柔美的余晖洒在宁静的布楞沟村。 远远望去,漂亮整齐的新民居,宽阔的公路,栽满树苗的造林平台,太阳能电池板组成的巨大“方阵”……这些,都在无声地告诉每一位来访者,布楞沟村变了,变美了、变富了。 ... [详情]
“哒、哒、哒……”11月13日上午,在临夏州凯琳鞋业公司扶贫工厂里,26岁的马娟娟和其他工人一起坐在缝纫机前精心制作儿童篮球鞋。在她身后不远处的另一个车间里,工人们正检查、包装第一批新鞋,很快这批新鞋将通过电... [详情]
人民网兰州11月20日电 (魏怡)11月19日,一座干净、漂亮、环保的“阳光校厕”在甘肃省临夏州东乡县龙泉学校教学楼旁正式揭幕,这所碧桂园自2018年起出资1700万元援建的学校,在迎来了新教学楼、新宿舍、新... [详情]
啃下“硬骨头” 答出“高分卷” ——临夏州全力冲刺脱贫攻坚收官战见闻 日前,国务院新闻办采访团一行深入临夏州临夏市、东乡县等地采访,来自境外媒体和中央媒体、港澳台媒体、省内媒体的40余名记者,将笔触和镜头对准... [详情]
人民网兰州电 (王文嘉)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摆脱贫困,不仅要和物质贫困告别,更要增强内生动力,实现人口素质提升、全面发展。十年来,福建省厦门市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中把发展教育作为“挖穷根”的根本性举措,加... [详情]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到过,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让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成为社会有用之才,是扶贫开发中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由此看来,教育扶贫的意义不止于扶贫,更在于为国...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