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兰州2月26日电 题:贫困户马艳的第一份工作转正了 新华社记者马莎 结束了三个多月的试用期,二十出头的马艳人生第一份工作转正了。转正后,不仅工资会比试用期的1500元高,优绩优酬的工作制度,也让她和... [详情]
新华社兰州2月26日电 题:贫困户马艳的第一份工作转正了 新华社记者马莎 结束了三个多月的试用期,二十出头的马艳人生第一份工作转正了。转正后,不仅工资会比试用期的1500元高,优绩优酬的工作制度,也让她和同事... [详情]
新华社兰州2月26日电 题:贫困户马艳的第一份工作转正了 新华社记者马莎 结束了三个多月的试用期,二十出头的马艳人生第一份工作转正了。转正后,不仅工资会比试用期的1500元高,优绩优酬的工作制度,也让她和同事... [详情]
脱贫攻坚奔小康】 “改”出脱贫新天地 ——康乐县以“粮改饲”助推草食畜牧业发展纪实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王睿君 在康乐县苏集镇塔关村的道路两旁,一望无际的田野里散落堆放着或白或绿的大包,当地群众亲切地称它们为... [详情]
新华社兰州2月8日电题:一牛三犊报春来:新脱贫户马么乃的新春喜事 新华社记者屠国玺、成欣 新春时节传来喜讯:新脱贫户马么乃家的一只“扶贫牛”诞下三只壮实的牛犊。这让马么乃高兴得合不拢嘴,喜讯也很快传遍整个村庄... [详情]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马富春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01-31 06版)布楞沟村东乡族妇女在扶贫车间做油馃馃。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 [详情]
1月16日,工作人员在永靖县电商创业孵化园记录整理资料。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子恒 1月16日,永靖黄河农谷扶贫开发公司员工对新鲜百合分级精选分装。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子恒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李满... [详情]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洪文泉 1月14日,冬日的第一缕阳光刚刚照在东乡县那勒寺镇的群山上,一个壮实的蓝色身影便已经在伊东羊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良种肉羊繁育场里忙碌起来。 随着呼吸的韵律,一团团白色雾气在身边缓... [详情]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洪文泉 1月15日清晨,踩着厚厚的积雪,记者来到了积石山县中咀岭乡庙岭村。小山村依山傍水,山林静谧,溪水潺潺,风景优美。 然而,庙岭村却是典型的深度贫困村。这里地处高寒阴湿的二阴山区,全... [详情]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睿君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薛巍敏 “来,快进屋坐,看看我的新家,没想到我这辈子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1月16日,记者在康乐县景古镇景古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见到70岁老人郭启... [详情]
赵彩霞正在认真的为电热毯匝边子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李杨 文/图 早上七点半,34岁的赵彩霞准时从家里出来,她需要走上十来分钟的路程去村上的扶贫车间上班。“以前一直是在家里照顾孩子,就没有敢想着能上班挣钱,... [详情]
游客在临夏市南龙镇马家庄村体验冰雪旅游项目。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张子恒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李满福 冬日的马家庄村,和夏天一样热闹。 这个与临夏市区距离不足5公里的普通村子,看不出有村庄的味儿,反倒像个城市里... [详情]
甘肃临夏州东乡县河滩镇祁杨村发展花椒产业,使其成为“致富果”。图为祁杨村党支部书记杨如玉介绍补栽的花椒幼苗。 艾庆龙 摄 甘肃东乡育花椒产业结“致富果”:“土专家”变新椒农 中新网兰州1月11日电 (艾庆龙 ... [详情]
1月6日早上8时30分,清晨的北风让这些来自贵州的东西部扶贫协作成效考核组成员们紧拉起了衣领。四个小组分别乘车赶往厦门集美区与和政县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点进行现场调研。 经过一整天的查阅资料,考核组成员们对集美...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