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乡手抓”是一道已有上百年制作历史的西北美食,源于东乡县。当地山大沟深,干旱少雨,牧草含水量少,看似诸多不利条件,却孕育出膘肥肉嫩、肉质纤维少且细腻的东乡羊,昔日一度是朝廷贡品。 ... [详情]
“东乡手抓”是一道已有上百年制作历史的西北美食,源于东乡县。当地山大沟深,干旱少雨,牧草含水量少,看似诸多不利条件,却孕育出膘肥肉嫩、肉质纤维少且细腻的东乡羊,昔日一度是朝廷贡品。 ... [详情]
夏日炎炎,康乐县八松乡纳沟村草长沟风景区却是凉风习习,遮天的树木、潺潺的流水与连绵的草山,勾勒出一幅迷人的乡村画卷。然而,就在几年前,纳沟村还是甘肃的贫困村,全村254户居民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120多户,人... [详情]
夏日炎炎,康乐县八松乡纳沟村草长沟风景区却是凉风习习,遮天的树木、潺潺的流水与连绵的草山,勾勒出一幅迷人的乡村画卷。然而,就在几年前,纳沟村还是甘肃的贫困村,全村254户居民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120多户,人... [详情]
随着农家书屋深化改革创新、提质增效、服务效能日益彰显,全民阅读活动深入开展,临夏州2家农家书屋获评2021年甘肃省五星级书屋。 书香进农家,书香遍临夏。2008年,甘肃省率先在全省建设农家书屋,临夏州1116... [详情]
甘肃临夏盆地广河县山庄地点隐匿剑齿虎下颌(图片来源:中科院古脊椎所) 记者从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获悉,近日,我国科学家在甘肃临夏盆地首次发现了隐匿剑齿虎带有颊齿的下颌骨化石。这填补了该种乃至剑齿虎属原始类型在... [详情]
“临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同贫困作斗争的历史。”不久前,在中共甘肃省委“风华百年路 奋进新陇原”——甘肃省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临夏州委书记郭鹤立向记者介绍了临夏州从最初的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 [详情]
一位从工匠村走出来的手艺人,尝试“复活”5000多年前古人制作彩陶的工艺。 50岁的马黑麦出生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银川镇工匠村。他的爷爷是泥瓦匠,会做大水缸,父亲则专做花盆。马... [详情]
这是6月19日在甘肃省临夏州彩陶馆拍摄的马家窑文化彩陶。新华社记者马莎摄 新华社兰州6月21日电 (记者 张玉洁 马莎)距今5000多年的马家窑文化见证了早期中国的对外交流。近日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召开的马... [详情]
图为张忠山通过网络直播售卖羊肉 近年来,在被誉为“中华第一面”的百年兰州牛肉面竞逐国际快餐品牌的同时,蕴含深厚文化和健康理念的甘肃“东乡手抓”异军突起,不仅成为当地人招待客人的“招牌美食”,还作为西北品牌饮食... [详情]
“双联杯、三联杯留下了远古先民们的一种值得纪念的社会现实——联合与结盟的社会状况”、“这件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蛙纹盆,距今大约 5000 年,先民们为什么要画这个纹样呢?因为青蛙是两栖动物,它的能力是人类所不... [详情]
图为马家窑文化遗存主要遗址分布图。艾庆龙 摄 中新网甘肃临夏6月19日电 (艾庆龙)19日,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王志安表示,在马家窑文化研究过程中,民间研究是重要力量,他们“自筹钱粮”,进行研究工作... [详情]
“鸳鸯刀”是情侣之间的定情信物,“子母刀”是父母送给子女的成人礼物,“波日季”相传可以斩妖除魔,“什样锦”寓意长寿康宁…… 保安族是甘肃特有的少数民族,腰刀是保安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发明创造的一项手工艺品,其锻... [详情]
日前,厦门市—临夏州持续推进友好交流合作座谈会召开,两地签订了《持续开展两地友好交流合作框架协议书》。“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委书记郭鹤立说,“终点”与“起点”,蕴... [详情]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兰天 “它叫‘和政羊’但它竟然不是羊,是牛啊!”在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和政羊复原标本展示区,一位前来参观的小朋友惊讶地向讲解员求证。 “没错,和政羊虽然在个体大小和体态上与现生的羊很接近,... [详情]
和政:绘一幅“绿水青山” 造一座美丽县城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卢婷 邵凤 凤 初夏的和政,县城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许多外地游客。在滴珠山公园、古动物化石博览园广场、龙泉广场、前川新区等地,游客们沐浴花香,拍... [详情]
◎ 吴梁全 王涛 相传,文成公主进藏路过临夏住炳灵寺时留下数株牡丹,后经千百年繁衍发展,如今的甘肃临夏牡丹已呈“家家庭院栽牡丹,户户中堂绘天香”的盛景,大夏河沿岸牡丹长廊、黄河文化牡丹园、牡丹产业科技园……更...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