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临夏新闻

【贯彻二十大精神·党组织书记专访】接续奋斗走好赶考路 勠力同心奋进新征程 ——临夏市委书记马占才答记者问

2022-11-22 来源:临夏州融媒体中心  记者:马琼洁  浏览量:663

1 奋进新征程 创造新伟业 20大.png

1 党组织书记专访.jpg

记者 马琼洁

党的二十大吹响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进号角,连日来,临夏市上下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就如何更好地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方位推进临夏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记者专访了临夏市委书记马占才。

1669089428800495.jpg

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清晰描绘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您在研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后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马占才:党的二十大举旗定向、继往开来、催人奋进,深刻阐明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系统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总揽全局、气势恢宏,体现了百年大党立志复兴的大志向、引领时代的大担当、不负人民的大情怀、兼济天下的大格局,通篇贯穿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辉。

通过反复学习、深入研读报告,越学越深切感受到“两个确立”是我们应对百年变局、迎接新的挑战、进行伟大斗争的最大底气、最大保证,越学越深切感受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藏的伟大真理力量和思想光芒,越学越深切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的雄才伟略和“我将无我”的领袖风范,让我们备受鼓舞、倍感振奋、倍增信心。临夏市将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围绕“打造魅力花都,建设公园城市”发展定位,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聚焦项目建设、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生态保护和党的建设等重点任务,锚定目标、全力奋斗,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临夏市落地生根、结出硕果。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请结合市情实际,谈谈临夏市将重点从哪些方面做好贯彻落实?

马占才:在市第十五次党代会上,临夏市立足“南山北塬、一水中流”河谷盆地和88.6平方公里精致小城实际,提出“打造魅力花都、建设公园城市”发展定位,在市委十五届三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上,进一步提出“着力打造精致城市”的工作思路。我们认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关键要与临夏市市情实际相结合,与围绕落实省委构建“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实施“四强行动”重大部署和州委打造“五个区”、建设“六个临夏”思路举措相结合,立足“城市服务型+工业主导型”功能定位,挖掘资源禀赋、发挥区位优势,踔厉奋发、笃定前行,以高质量发展的新作为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奋力谱写临夏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新篇章。一是继续在全力打造魅力花都上下功夫。在百益亿农国际鲜花港投产运营的基础上,着力打造中国玫瑰超级工厂和万亩牡丹画卷,让鲜花产业包括紫斑牡丹产业成为富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同步加快乡村振兴“五大园区”建设,推动农文旅商融合发展,为有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的产业支撑。同时,坚持把打造魅力花都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全过程,向着“三季有花、出门见花、满城是花、全年有彩”的目标奋进。

二是继续在着力建设公园城市上下功夫。用好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河州牡丹文化公园建设经验,加快华谊兄弟星剧场美好生活综合体、马家窑文化公园、人民公园、凤凰山文旅景区公园等城市公园建设,科学布局一批群众家门口的口袋公园、体育公园、社区公园,不断完善“东西南北中”城市公园体系,实现开门见绿、移步入园,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更可持续。

三是继续在加快打造精致城市上下功夫。始终坚持精准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系统打造,用好用活国家、省州政策机遇,发挥项目投资拉动作用,加大交通、教育、卫生、棚改和产业项目实施力度,达到治理、改造、提升、通畅的效果,不断提升城市智慧化水平和综合承载能力。

记者: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临夏市还有哪些具体措施?

马占才:临夏市在继续全力打造魅力花都、建设公园城市,加快打造精致城市的同时,我们还将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

一是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健全完善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狠抓稳岗就业、加强项目管理、严格资产监管,持续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切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聚焦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精准发力。特别是在产业方面,在确保耕地面积、粮播面积、粮食产量三个不减的基础上,加快乡村振兴“五大园区”建设,打造以“牛羊、花卉、树莓、西瓜”四大产业为主导,“五小”产业为补充的乡村产业体系,统筹推进农民增收、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提升三大行动,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全覆盖开展就业技能培训,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致富,巩固拓展教育协作创新机制,不断创新完善深化东西协作模式,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

二是狠抓项目建设、壮大县域经济,积蓄高质量发展后劲。立足项目投资拉动发展实际,在全面推进287个总投资763亿元重点项目的基础上,敏锐捕捉国家和省上一系列政策机遇和发展导向,聚焦新基建、智慧城市、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集中精力、系统谋划一批利长远、惠民生、强基础、促发展的重大项目,严格落实“四个一”包抓、招投标、法人制和监理制等制度机制,形成项目远近结合、梯次接续、滚动实施的良好格局,确保早落地、早开工、早达产、早见效。树牢“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理念,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推动“吃住行游购娱”全面提档升级,精心做好农文旅商融合文章,打响叫亮“河州味道·临夏美食”品牌,加快推进电商产业园、工业产业园和专业市场建设,扎实开展“5540”百亿工业企业培育工程、“十百千万”商贸企业培育工程、“千亿招商”行动,做足延链、补链、强链文章,牢牢牵住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

三是完善管理体系、加强社会治理,守牢高质量发展底线。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快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完善网格化管理模式,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深入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依托临夏市城市智慧管理服务中心建设,加快构建“1+5+N”智慧城市运行体系,完善“管理、服务、评价”三大体系;深化党建引领“三位一体”基层治理,推广覆盖城乡的“智慧村社区”应用场景,以智慧化、数字化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持续整治各行业领域乱象,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深入推进“沿黄河——洮河民族团结进步提升带”创建,大力实施“五大工程”,引导各族群众树牢“四个与共”,增强“五个认同”。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持续开展“党亲国好法大”教育实践活动,坚定宗教界和信教群众对我国宗教中国化的自信和志气,在高质量发展中不断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四是聚焦群众关切、践行为民宗旨,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坚持“三个坚定不移”不动摇,“快、准、狠、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保持扁平化指挥体系,动态调整防控措施,确保发生疫情时能够在最短时间、最小范围扑灭源、阻断链、控住面,为高效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聚焦教育、医疗最大短板,积极推行联合办学、合作办学模式,让孩子们在家门口接受高质量的教育;争创国家级健康促进县,建成市人民医院二期、疾控中心和妇幼保健院项目,有效提升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坚持就业优先发展,强化社会保障服务,始终在发展中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用心办好“小红星”公益课堂等社区党建品牌,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弘扬正能量、唱响主旋律。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加快南北两山生态廊道和“三河”景观带建设,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路子。

编辑:山桦 责任编辑:山桦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全媒矩阵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22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主办单位: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
地址:甘肃省临夏市红园路42号   邮编:731100   电话:(0930)5910277   传真:(0930)5910267
Copyright©2009-2021 中国临夏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