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19 日,对全州人民来说,是一个喜庆的日子!也是一个永远载入史册的日子!66 年前的今天,经国务院批准临夏回族自治州成立,开启了全州各项事业发展的新纪元。那么,临夏回族自治州是怎样成立的?
今天,让我们回眸历史,展望未来。
临夏名称历经了2300年的演变
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中部西南面,总面积8169平方公里,是大禹治水的源头、古丝绸之路南道要冲、茶马互市重镇;黄河流经临夏州境内达124公里,黄河发源于青海,成河于甘南,成黄于临夏。临夏州黄河文化资源禀赋独特丰富,是回、汉、东乡、撒拉、保安、土族等42个民族人民的共同家园。
上世纪50年代的临夏南城门
早在5000 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临夏以马家窑为代表的陶文化被专家们誉为图画的《史记》;以林家铜刀发现为代表的青铜文化将中国青铜文明提前了 1000年;以齐家制玉为代表的玉器文化位列中国三大玉器文化之一……
历史上临夏州境内曾以县、州、郡、军、路命名的地方很多,其中仅县级行政区域就有27个,它们分别是:枹罕县、金剑县、定羌县、安乡县、允吾县、金城县、宁河县、凤林县、河关县、导河县、和政县、宁定县、大夏县、顺夏县、水池县、米川县、永靖县、康乐县、洮沙县、临洮县、东乡族自治县、广通回族自治县、广通县、广河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临夏县、临夏市。
临夏从有历史确切记载的名称变化到地区区域的变化与形成,经历了2300年的演变。早在战国时期,临夏境内为罕羌侯所属,后来,秦国灭了罕羌侯,设置了枹罕县。这是临夏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第一个县级区域。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79年),秦设置了陇西郡,郡治狄道(今临洮),又从临洮过洮河,灭西羌罕幵侯,置枹罕县,县治在今临夏县双城,这是枹罕县之始“。枹”意为鼓槌“,罕”是稀少的意思,希望西羌地少发生战争,故把设在这里的县取名“枹罕”。
陈毅副总理建议成立临夏回族自治州
庆祝临夏解放群众大会现场(台前讲话者为王震将军,1949年8月25日)
临夏回族自治州
成立以来的六个州庆瞬间
◆1956年11月19日——临夏回族自治州成立大会
1956年11月19日,国务院批准成立临夏回族自治州。11月13日至19日,临夏回族自治州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临夏市隆重召开,会议通过《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条例(草案)》和“向毛主席的致敬电”。定于11月19日为自治州成立日。
会议选举产生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委员会组成人员。会议选举沈遐熙为州长,张质生、马彦良、贾书德、马歧山为副州长;王瑞刚等28人为委员;共青团代表337人,其中回族134人、汉族128人、东乡族57人、保安族8人、撒拉族5人、土族2人、藏族2人、维吾尔族1人;共有妇女代表60人。
在临夏回族自治州成立的同时,宣布撤销了原甘肃省临夏专区,并改广通回族自治县为广通县。对原东乡族自治县和临夏县大河家回族、保安族、撒拉族、土族联合自治区以及东乡族、保安族聚居的民族乡均予以保留。当时自治州的管辖范围是临夏、和政、康乐、永靖、广通、东乡族自治县、临夏市七个县、市和自治县。
1956年11月20日,由4万多名各族群众参加的庆祝会在临夏市东校场举行,国家民委办公厅主任甘春雷、甘肃省副省长陈成义及青海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民族事务负责人等参加了庆祝大会。陈成义在讲话中说:“临夏回族自治州的成立,是临夏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临夏地委书记葛曼讲话说:“临夏回族自治州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又一次光辉的胜利,也是我们临夏人民团结进步,共同建设伟大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州长沈遐熙在讲话中号召:“全州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向幸福的社会主义大家庭前进。”
临夏回族自治州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会场
◆1966 年10月1日——十周年庆祝大会
1966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7周年和临夏回族自治州成立10周年庆祝大会在临夏市东校场举行,参加大会的有5万多人,庆祝活动持续了3天。
临夏回族自治州成立三十周年庆祝大会现场
◆1986年9月1日——三十周年庆祝大会
1986年9月1日,临夏回族自治州成立30周年庆祝大会在临夏市东校场举行,应邀出席大会的代表团42个。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发来贺电。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代表团团长、国家民委副主任洛布桑,省代表团团长、省委书记李子奇分别在大会上讲话。大会收到团体和个人的贺信、贺电60多份,锦旗64面,书画9幅,各种礼品215件。
洛布桑在讲话中指出:临夏回族自治州成立以来的三十年,是全州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艰苦奋斗的三十年,是临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阔步前进的三十年。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甘肃省委和省人民政府的直接领导下,临夏回族自治州委和州人民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从本地区实际出发,坚持改革,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方针,开拓前进,使临夏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各条战线都呈现欣欣向荣的新局面,进入自治州成立以来生机最旺盛的时期。
临夏回族自治州成立四十周年庆祝大会会场
◆1996年9月1日——四十周年庆祝大会
1996年9月1日,庆祝临夏回族自治州成立40周年大会在州影剧院召开,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郑万通宣读中共中央统战部贺电,国家民委副主任李晋有,省委书记阎海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克俭,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孙英,省政协主席申效曾,省军区副政委詹忠富等中央和省上党政军领导以及我省13个地州市代表团和张家川、阿克塞、天祝三个自治县代表团前来祝贺。
国家民委副主任李晋有在讲话中指出:自治州成立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中共甘肃省委和省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州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以自立、自强、自信的精神,充分发挥自身活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加速发展经济和各项事业,使自治州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现在,自治州社会安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走上了共同发展繁荣的大道,这一切都证明了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无比正确。
临夏回族自治州成立五十周年庆典现场
◆2006年8月8日——五十周年庆祝大会
2006年8月8日,庆祝临夏回族自治州成立50周年暨全州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美丽的大夏河畔举行,中央有关部门祝贺团团长、国家民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牟本理代表祝贺团全体成员对临夏回族自治州成立5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表彰奖励了多年来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做出突出成绩的30个“全州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70名“全州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牟本理在讲话中指出:50 年来,自治州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州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解放思想,励精图治,艰苦创业,开拓创新,无论是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城乡建设,还是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无论是综合经济实力,还是人民生活水平,比新中国成立前尤其是同改革开放前相比,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省代表团团长、省委书记、省长陆浩对临夏回族自治州成立5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
临夏回族自治州成立六十周年庆典现场
◆2016年10月16日——六十周年庆祝大会
2016年10月16日,临夏回族自治州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在临夏市举行。中央祝贺团团长、国家民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昌平讲话;省祝贺团团长、省委副书记、省长林铎向临夏州赠送题为“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团结和睦、共同发展”的贺幛;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发来贺电;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大常委会、甘肃省人民政府、政协甘肃省委员会、甘肃省军区发来贺信。2万多名各族各界干部群众代表聚集在大夏河畔的临夏体育场,与国内外来宾一道观看了《花开河州》主题文艺会演。
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16日发来贺电表示,60年来临夏回族自治州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各项事业全面推进,取得了巨大成就。希望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以自治州成立60周年为新的起点,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祝临夏回族自治州繁荣昌盛!祝临夏回族自治州各族人民幸福安康!
临夏市新貌
回首过去,临夏回族自治州已走过66年的历程,我们坚信,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临夏各族人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将继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编辑:山桦 责任编辑:山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