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疫情防控 临夏在行动

畅通生命的绿色通道

2022-08-08 来源:民族日报·中国临夏网  记者:刘刚林  浏览量:334

1 13 直击疫情防控一线.jpg

记者 刘刚林

急诊科接诊患者3698人次,胸痛中心接诊患者72例,卒中中心接诊患者92例,创伤中心接诊病例140人次,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接诊患儿40人,危重孕产妇中心接诊患者67人次……

这一组数据是7月13日我州发生疫情后,截至8月4日,州人民医院面对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抽调近300名精干力量奋战在定点医院、方舱医院、核酸采样队等一线战场之外,保障州级五大临床救治中心正常运转,满足急危重症患者诊疗需求的真实反映。

数据背后,是一个个在生死边缘挣扎的患者,是一个个心急如焚的家庭,是一个个生命的奇迹。“医院ICU累计收治71人,其中创伤患者10人,危重孕产妇2人,多器官功能衰竭25人,脑卒中、颅脑损伤10人,脓毒性休克20人。”医院党委书记马丁援说道。

“在严格院感防控的基础上,不让一名患者因疫情防控耽误治疗,保障一线很重要,守好医院本部也很重要,尤其要保障临床救治五大中心平稳运行,这是全州急危重患者的生命线。”本轮疫情发生后,这是医院上下形成的共识。

66000090-7c19-45d0-9ce3-871e172846ba.jpg.jpg

紧急入院

患者甲,右侧肾脏肾门部破裂,肾静脉破裂,集合系统破裂,有尿外渗,肝右叶破裂,病情危重。州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二线会诊后,为其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实施“右肾切除,肝修补术”后,转ICU病房进一步治疗。

患者乙,右侧大腿锐器伤,失血性休克,疑似右侧股动脉损伤入该医院急诊科,该院立即启动创伤流程,评估患者病情,在液体复苏的前提下,完善相关术前检验检查。在麻醉科全力配合下,由创伤骨科和心脏大血管外科联合实施手术,术程顺利,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这是州人民医院在严峻的疫情形势下,有序开展重症救治工作的缩影。“目前,两名患者均已好转。创伤患者通过县医院急诊科在我院创伤中心平台提前预约,提供病历资料,我们创伤中心人员在急诊科提前候诊,实现了无缝衔接。”医院相关负责人说道。

急诊科处在抢救生命的最前沿。疫情的出现,让人来人往的急诊科,承担起了更多的责任,也承受了更多的压力。“本轮疫情以来,为减少与社会面、家人的接触,有效降低院感发生率,我们急诊科全体人员虽然实行闭环管理,但这里的仪器设备、医生护士依然是24小时连轴转,生命至上的绿色通道永远通畅。这一段时间,平均每天接诊150余人次。”急诊科主任杨虎勇说道。

32d0c295-ed5f-4c30-bfcc-ec4644d54694.jpg.jpg

抢救患者

给患者吸氧、连上心电监护、评估病情和生命体征……记者走进急诊科过渡病房时,护士长熊丽芳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正跟医生一起忙着救治患者,一系列动作干净利落。护目镜里蒙着的雾气,说明她已经连续工作了几个小时。

用专业和温情为群众健康护航。一般到急诊科就诊的患者大部分是急危重症患者,有的病人没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有的病人没有发热症状,还有的病人因恐惧隐瞒发热病史,服用退烧药后再来就诊,这些无疑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增加了接诊、分诊医护人员的感染风险。但患者急需抢救,核酸结果没有出来时,就需要在过渡病房隔离救治,医护人员也要毫不犹豫冲上去,很多时候他们来不及考虑病人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在急诊科工作,会面对很多突发状况。要说不害怕,那是假的,要说不累,那更是谎话,但治病救人是医护人员的天职,害怕也不能退缩。患者带着希望来,我们必须全力以赴。”熊丽芳说道。

你以性命相托,我必全力以赴。州人民医院作为全州急危重症患者定点救治医院和州级五大临床救治中心,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竭尽全力做着群众健康的守护者。疫情只是让医院的防控措施更严格,改变了入院救治流程,但却改变不了医护人员不惧艰难、勇挑重担,有急必救、有痛必除、有伤必抚的初心使命。

编辑:马忠德 责任编辑:山桦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全媒矩阵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22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主办单位: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
地址:甘肃省临夏市红园路42号   邮编:731100   电话:(0930)5910277   传真:(0930)5910267
Copyright©2009-2021 中国临夏网 All rights reserved.